當前位置: 主頁 > 專題報導 >
 

你,就是通關護照&密碼

本文作者:任苙萍       點擊: 2019-06-12 14:05
前言:

 
「生物辨識」(Biometric) 是指將採集到個人生理或行為特徵數位化,與儲存在資料庫的識別模組進行比對及匹配。常用的生理特徵包括:指紋、掌紋、手掌靜脈、手部幾何形狀、臉部、DNA,虹膜和視網膜等,行為特徵則有:語音、步態和其他動作識別等。這些原本被作為採證和醫療的依據,現在,又多了「金融/服務授權」的功能——用於訪問控制和身份驗證。
 
研調單位 Research and Markets 最新報告指出,受到物聯網 (IoT) 及監管機制不斷增長推動,全球生物識別市值在 2018 年達到 167 億美元,預計 2024 年將超過 372 億美元,2019~2024 年的年複合成長率 (CAGR) 約 14%。其中,最早獲得認可的生理辨識當屬指紋,應用遍及手機解鎖、電子證件到行動支付,也直接加速屏下光學「全屏指紋掃描」登場進程。
 
不過,新一代內嵌指紋辨識之實質票卡/證件的傾巢而出,依然為電容式提供動能;而穿透性、抗污力相對良好的超音波也未停下前行腳步,使「非光學」指紋辨識仍受關注。當然,近來話題不斷的人臉辨識無疑是最具成長潛力者;已有人開始推廣「無縫旅行」——從自助報到、預辦登機、自動通關到行李託運,憑藉一指、或一張臉就能行遍天下,不再需要繁瑣文書。
 
然而,人臉因為是外顯特質、且不像指紋或DNA 具有針對性,容易「殃及無辜」,隨之而來的隱私爭議也更大。特別一提的是,基於行車安全和個性化駕駛需求,生物辨識風潮也吹進車用領域;就連人體深處的心率、腦波,都搖身一變成為研究標的。除了生理數據,語音和步態等行為表徵亦是識別身份的重要記憶點,常見於電話/網路服務,以及保全監控/醫療照護。
 
想像一個正在實現中的場景是:人只要一現身 (聲),就是各種網路世界的啟動鈕及通關密語!回歸資安本質,防禦與攻擊永遠是一體兩面,無論何種認證機制多少都存在風險。因此,高機密性的網路服務,多會透過兩種以上的複合式「多因素身份驗證」(MFA) 增加破解難度;而當中操作手法的「矛盾攻防」,在未來的日子裡想必還會繼續。
 
期內容:

電子郵件:look@compotechasia.com

聯繫電話:886-2-27201789       分機請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