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不是節能減碳唯一選項」,儘管迄今仍有這樣的聲音存在,但在政策補貼等各種環境因子推波助瀾下,其全球市佔率已俏俏突破 15% 這個被業界視為「甜蜜點」的魔術數字!歐洲今年前四個月的電動車銷量,更是已正式反超燃油車!展望未來,2040 年全球電動車市值上看手機的 2.3 倍、半導體的 1.6 倍,仍極具吸引力。問題是:隨著諸多國家購車補貼退場,產業進入盤整期、車廠亦面臨汰弱留強壓力的此刻,該如何掌握契機、搶食這看似前景無限的大餅?
產業先進分析,以台灣現有能量應涉獵高附加價值的總成、次系統及系統的開發;然有鑑於實績是重要門檻,建議聚焦於利基市場、取得經濟規模支撐產品開發,先成功切入電動車產業鏈再說。此外,乘用車可靠度、耐久度測試皆十分嚴格且繁複,法規要求也高,加上送驗樣本若有一個失誤就得全部重來,投資龐大;相較之下,北美電動中型巴士 (Class 4-5) 不失為理想的敲門磚。另一個被喻為藍海車種的是 6,000lbs 以下 Class 1 輕量車,對於舒適和效率亦有了重新定義。
從零部件立場來看有四大著力方向:首先,如何將分散元件整合成更高階的微控制器 (MCU) 或電子控制器 (ECU),甚至是煞車、轉向系統將是關鍵;其次,是車內冷暖空調,特別是暖通空調 (HVAC) 對於北美寒冬季節十分重要;再者,是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 和智慧座艙,惟是否能以「總成」形式方便車廠隨取即裝是重點;最後,是減速機等電力 (powertrain) 單元。當然,作為行駛動力來源的電池絕對不容錯失,相關製程設備以及新興的固態電池、冷卻系統正精彩紛呈!更勝於電動車策略本身。
本期內容:
電動車全球市佔率突破甜蜜點!商機何處尋?
卡位電動車供應鏈的創新思路
不只是交通工具!電動車更是「智慧移動」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