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物聯網設備複雜程度在不斷下降、外形尺寸的縮小以及低功耗無線電協議的出現帶來了更低的設備成本,很多物聯網設備只需少量維護且專為實現特定功能而構建。在物聯網設備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為這些簡易、小尺寸的設備供電,成為物聯網發展和普及的障礙之一,現有大量設備以市電或電池作為主要能源,但這兩種能源都會給大規模物聯網落地帶來挑戰,因為在條件惡劣和偏遠的地區,穩定的能源供給是很難解決的問題,這不僅是成本問題,還涉及環境、維護等諸多因素。此外,
據歐盟資助的項目EnABLES 的預測,假設物聯網設備的電池壽命平均為兩年,那麼預計到2025 年,每天將有7800 萬塊電池被丟棄,這還會帶來嚴重的環保問題。
因此,在過去兩年中,能夠從周邊環境自主獲取能源的零能耗物聯網正成為一個越來越熱門的話題。原始設備製造商(OEMs) 可根據用例和使用場景,選擇製造使用環境能源為自身供電的自給自足型設備,並由電池或電容器輔助;或者他們可以進一步製造出外形尺寸更加靈活、材料成本( Bill-ofmaterials,又稱BOM) 更低的無電池設備。
圖說: 不同環境可收集到的能量等級 圖片來源:ericss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