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從1.5Gbps升級到3Gbps,低價的優勢在內接儲存市場無敵稱霸王;如今,SATA III的6Gbps,飛上了更高的雲端,其誘人的龐大頻寬,不僅威脅到高階企業市場,也是拉拔USB 3.0的催化劑;SATA III加上了USB 3.0的光環,無論在HDD還是SSD市場,始終還是要縱橫天下。
SATA儲存介面王:
SATA今日稱王,不是篡位奪權而是權力進化論。打開硬碟儲存介面史,有兩個歷史定位的老前輩ST-506與SASI,前者是IDE的雛型,後者卻是SCSI的前身。而兩者的創始人皆是Alan Field Shugart。
<<< ST-506介面。>>>(原文圖表請參見本刊8-9月號印刷版)
<<< SASI 介面。>>>
注:SASI的全名是Shugart Associate System Interface。
IDE的標準規格,嚴格說來該是ANSI Standard X3.221-1994標準化的ATA-1。然後隨著時間環境點滴變化,ATA的升級馬不停蹄。直到SATA的出現,開創了另一種新的局面,也埋下了往前奔跑的伏筆。
規格名稱 通稱 規格化時期 傳送速度(MB/sec)
PIO Single Mode DMA Multi Mode DMA Ultra DMA SATA
ATA-1 IDE 1994年 3.3/5.2/8.3 2.1/4.2/8.3 4.2 N/A N/A
ATA-2 EIDE 1996年 3.3/5.2/8.3/11.1/16.7 4.2/13.3/16.7
ATA-3 EIDE 1997年 N/A
ATA/ATAPI-4 UltraATA/33 1998年 16.7/25.0/33.3
ATA/ATAPI-5 UltraATA/66 2000年 16.7/25.0/33.3 /44.4/66.6
ATA/ATAPI-6 UltraATA/100 2002年 16.7/25.0/33.3/ 44.4/66.6/100.0
ATA/ATAPI-7 UltraATA/133 2005年 16.7/25.0/33.3/44.4/66.6/100.0/133.3 SATA/150
<<< ATA的一路進化史跡。>>>
<<< 較新的ATA-8。>>>
回顧一張有歷史歲月泛黃的英特爾IDF簡報,早已預告了SATA的遠圖霸業;只是,6Gbps的版本竟然來得比預期還要晚了2年多。
<<< SATA的藍圖霸業在 2000年之際確立。取自IDF fall 2000。>>>
當前的局勢,看來還是以3Gbps SATA為應用大宗。
<<< H55與H57晶片組。>>>
好一個凡事向錢看的年代呀。曾幾何時,很多免費的規格,竟然也開始伸手要錢了。錢非萬能,然而,沒錢卻是萬萬不能啊。要命的年代!
HDMI 1.4要錢,SATA的新舊規格通通索錢。VESA制定的規範也是一樣的。反正通通要逼您加入會員,乖乖地繳交年費。這事有點不對路不合邏輯,若是從事於這方面的開發,花錢買文件還說的過去。對於下游產品的製造商或是組裝商甚至經銷商,譬如筆電,僅是使用晶片組提供的連接埠罷了,既不從事相關開發,也幾乎不會涉及內部的技術;加入會員有何利益實在看不出來,徒然浪費可愛的金錢罷了。如果依照連接埠來繳交合情合理權利金,才算是合理吧,才算是有佛心。不過,看來比登天還難。
<<< SATA伸手要錢錢。要3.0規格,拿出25美元來。>>>
<<< 想看DisplayPort 1.2,也一樣拿出錢來!。>>>
套一句慧慈的經典話語『Oh! My God』。這就是現實與事實。
SATA III進化戰鬥版、現身江湖:
SATA ,乃 是 Serial 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的縮寫名稱,它是屬於一種電腦IO匯流排,主要的功能是作為主機板和大量儲存裝置,比如硬碟以及光碟機等之間的資料傳輸之用。
今日,SATA分別有SATA 1.5Gbit/s、SATA 3Gbit/s和SATA 6Gbit/s三種規格的存在。
後兩者往往使用SATA II (Gen 2)與SATA III(Gen 3)來稱呼或表示。不過規格還是有更新,因此,才會有SATA 2.5版與SATA 2.6版的存在。
*. SATA 1.0: 1.5Gbps,2000年。
*. SATA 2.0: 3Gbps,2002。
*. SATA 2.5:2005,統合SATA 1.0a與SATA 2.0。
*. SATA 2.6:2007,追加了1.8吋產品專用Micro ATA連接器以及嵌入式Mini SATA。
*. SATA 3.0:6Gbps,2009/5/27規格策定完了,獨立控制器先行出現,晶片組的內建該是AMD走在前頭吧 (2010的890GX)。
SATA規格係由SATA-IO (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所進行策劃制定。當然也有Logo的規範。
<<< SATA的相關Logo。>>>
SATA也有衍生的eSATA,係針對外接上的應用;不過,無敵介面王升級版USB 3.0的出現,也許是致命的風暴剋星,給於eSATA一擊重拳。eSATA的產品日漸撤退,比如說,東芝原本的某些液晶電視內建eSATA,已經消失了蹤影;隨身碟似乎也是走著同樣的命運腳步。USB 3.0才是外接的王道。
<<< 6Gbps SATA硬碟早已現出江湖上。>>>
<<< 率先支援6Gbps SATA的890GX晶片組。>>>
由於晶片組對於6Gbps SATA的支援少的可憐,還有一個略帶委曲求全的辦法,那就是買一塊介面卡插到PCI Express gen2的插槽上。不過,此種方案從邏輯上來說,並非美策;畢竟,PCI Express gen2的頻寬雖有5Gbps,無法徹底發揮6Gbps的實力;PC Express gen3雖然可以解消這個問題,可是來日卻是難以預期。
<<< 6Gbps SATA介面卡範例。>>>
不知何故,主機板業者似乎不敢得罪所謂的「玩家族群」,駱個蟀個做一大堆;譬如說,所謂的HTPC(Home Theater PC),實在看不出其邏輯存在的合理性,要把玩家庭劇院就利用客廳環境,欣賞藍光的卓越畫質逼迫力。PC的使用環境,怎麼完環繞啊。光是兩個喇叭,桌上的佈線醜到不行。
況且,PC的聲音輸出,若是從音質面上來思考,那是很差的;您想PC的電源與接地信號夠乾淨嗎? PC上的 DAC會使用高級元件嗎。唯一合乎邏輯的解決方案就是直接從USB數位輸出,再加上專用DAC,接上擴大機或是品質優的耳機;可是這種完法費大錢費功夫。
再者,從節能減碳的觀點來看,更是極力推廣使用足夠用的『綠電腦』;或許您不知,閣下手指之間的輕微搜尋,連動著數萬台資料中心,耗電量驚人。在家上網也會製造二氧化碳,根據報導,只要用家中桌上電腦搜尋一次,就會產生7公克的二氧化碳;Google耗電量驚人,因為遍佈全球的伺服器。想必這就是為何谷哥會積極投入能源產業的一大要因。
優質的SSD耗電約3W,硬碟難以匹敵;性能的表現更是傑出,對於動輒數萬台伺服器的資料中心(Data Center),SSD確實是深具誘惑的玩意兒。SATA III對於企業用途SSD,也的確是帶來加乘效果。
<<< SSD的魅力難擋。>>>
<<< 6GBps SSD。RealSSD C300。>>>
<<< SSD也可以丟變化球,請留意電源該怎麼供給。>>>
6Gbps的速度,誠如USB 3.0的5Gbps;對於連接器與連接線的要求當然就比較嚴格啦。
SATA引以為傲的NCQ(Native Command Queue),對於硬碟性能的提升有一定的貢獻;可是,刀有兩刃,有助力也有殺傷力。NCQ對於諸如串流(Streaming)的影音資料或是線上遊戲卻是有非正面性的影響;因此,SATA III對於NCQ的增強措施就硬是加入了QoS(Quality of Service)的機能。
SATA的技術觀點:
SATA的確好用,幾乎隨插即用;完全沿用了過去PATA上所累積的所有軟體資產,丟棄了PATA的包袱,改用點對點的連接方式,又有晶片組的內建與驅動程式的充分支援。這點不難確認,從裝置管理員畫面上,就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 晶片組內建SATA控制器。>>>
<<< SATA採用了點對點的接續形態。取自SATA規格。>>>
若是來俯瞰SATA的架構,它如同PCI Express一般,多是階層式的架構;SATA共有四層架構,由上而下分別是「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傳載層(Transport layer)」、「連結層(Link layer)」與「實體層(PHY)」;底下兩層容易理解,比較容易陷入迷惑的地方在於上層。
應用層是擔當了所有ATA命令的執行,而傳載層的任務就是雙端資料封包框的傳送,SATA採用了一種資料結構,稱之為FIS(Frame Information Structure)。主機與應用層之間的互動,其實就是成群的暫存器,與PATA相同;這就是為何SATA可以沿用所有PATA軟體資產的主要原因所在。
SATA野心龐大,除了取代PATA的內接式市場,還唾涎於背板(backplane)以及外接市場。不過,看起來還是以內接應用為大宗。背板市場可是企業專用的領域。
至於SAS,就是重重地依賴著SATA的底下三層,同時賺到低價又快速的優勢。
<<< SATA的階層架構。取自SATA規格。>>>
SATA的連接器與連接線,算是簡單明瞭;信號線與電源線各自分離,好處是減少不必要的干擾,缺點是需要兩條線,不像USB的簡單一條鞭。
<<< SATA的連接器暨連接線。>>>
如果就信號線來說,就是一對傳送一對接收,用地線的隔離,得以讓連接線的成本降到最低。而內部連接線的最大長度,定在一米。不難得知,傳送係採用了全雙工(Full Duplex)的方式。
<<< SATA傳送接收信號。>>>
再怎麼說,一旦跑到3Gbps、6Gbps的高水平領域;對於線材的要求還是必要的,就好像玩音響一般,欲獲得優越的音質,除了機器本身的慎重選擇之外,線材的適當運用也是必要的。
從技術面來說,要考量的因素,不外乎有底下這些基本參數:
—. 連接器與連接線的差動阻抗與共模阻抗:前者約 100歐姆。
—. 差入損失(Insertion loss) 。
—. 串音(Crosstalk (NEXT)) 。
—. 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參數。
—. 信號線對的時滯(Intra-Pair Skew)。
—. 滿足EMS需求。
所謂的「好線」,就是上述電氣特性卓越的線材。至於「發燒線」,騙錢者多;想一想一個簡單的邏輯,有哪一條線會將其差動特性阻抗與時滯資料,秀給您看。
在SATA 2.6中還追加入了Micro SATA(1.8吋裝置)與Mini SATA。USB的連接器種類已經搞得七暈八素,SATA也是一樣,內外連接器定了一堆,很容易令人搞混。搞PC的人就是有這種通病,徹底敗給蘋果。
<<< USB轉SATA-Mini SATA/Micro SATA配接器。>>>
<<< Mini SATA SSD。>>>
若從實體層來觀看,最為前端的類比部分,除了傳送與接收驅動線路之外;SATA還規劃一種稱之為「OOB(Out-of-band)信號」。
差動傳輸的理想,當然就是要將傳送信號的時滯(Skew)降到最低,畢竟這個時滯會引起高頻的抖動以及令人困擾的共模雜訊(也就是EMI來源之一)。
<<< 為了顧及傳送信號品質,時滯要盡力降到最低。>>>
原本SATA 1.5Gbps的內接,在連結上允許AC耦合或是DC耦合;SATA II以上就必須採用AC耦合。
<<< OOB信號。>>>
OOB信號在SATA介面上的用途,扮演著非常吃重的任務;與USB 3.0的LFPS有點類似。基本上來說,主要的用意有:
². 初始化(initialization)。
². 傳送速度的協商。
². 重置(Reset)。
². 從省電狀態的喚醒。
規格中有展示了一張PHY的功能方塊圖,可以揣摩出所需約略的功能。
<<< SATA的PHY功能方塊圖。>>>
OOB信號的實踐,實際上是仰賴著COMRESET/COMINIT與COMWAKE等三個PHY信號線。
—. COMRESET:主機對裝置的硬體重置。
—. COMINIT:裝置送往主機。
—. COMWAKE:主機或是裝置,可以激發該信號來將PHY從省電狀態抽離。
這些OOB信號有其信號與時序法則,也是SATA測試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的構成方式,即是由介面上的猝發 (Burst)信號與閒置(Idle)信號來建構的。
<<< OOB信號的構成理念。>>>
一個完整的OOB信號,係由6個猝發/閒置的週期構成。其中的閒置時間長短,可以判定出是COMRESET/COMINIT或是COMWAKE信號。
<<< COMRESET之OOB信號。>>>
<<< OOB的測試。>>>
<<< 實際的OOB波形。>>>
先從COMRESET來說起。該信號是主機端激發,對裝置做硬體重置。每一個猝發的時間106.7ns,閒置(Idle)時間320ns。裝置對於COMRESET會回應COMINIT,然後主機與裝置經由COMWAKE之後自行校準傳送器。接著下來就是速度的協商了。裝置會以所支援的最高速度位元率送出「校準序列(ALIGN sequence)」,若是沒有接到主機來的回應,表示主機未能採用這個速度。若是還有支援更低的速度,再度確認。如果連最低速度的溝通,都未能成立,就表示有錯誤發生。
<<< COMRESET的次序。>>>
COMINIT始終由裝置送往主機端,要求通信的初始化。就電氣觀點來說,作用頗類似COMRESET,只是需由裝置來激發。
<<< COMINIT的次序。>>>
SATA規格中使用的資料結構,有幾個名詞必須要先釐清,否則看了會很累。
第一個就是「基元(Primitive)」,它是一個四元組的資訊,順序上係由一個控制字元加上三個資料字元,用於連結層的傳載控制。
譬如說,OOB信號就會使用到「校準基元(ALIGN Primitive)」。
其次,來談及FIS(Frame Information Structure);這是在SATA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資料結構;畢竟,主機與裝置之間的資料交換單位,即是一個資料框封包的形式。規格中定義了多種FIS,各有其用途。 就列舉最為主要的FIS來解釋。
請掌握住一個觀念,SATA的存取方法,係使用了FIS的資料結構;從裝置讀取的狀態,會更新所謂的「影子暫存器(Shadow Register)」。
其一,Register-Host to Device (Reg HD);乃是由主機送往裝置,比如說對裝置發行命令的場合。
<<< Reg HD 的FIS結構。>>>
其二,Register-Device to Host (Reg DH);從裝置送往主機端,比如說傳送裝置的狀態變化。
<<< Reg DH的FIS結構。>>>
其三,資料FIS,方向可能是主機送往裝置或是裝置傳送給主機;通常是傳送諸如磁區的資料等。
<<< 資料FIS結構。>>>
茲舉一例「Identify Device」命令來觀察其細節上的流程。
<<< Read Identify的流程圖。>>>
在SATA連結層方面,係使用了眾多採用採用的8b/10b編碼方式,這是IBM在80年代初期所開發的編碼機制,「直流平衡」特性相當卓越,才會受到不少介面的採用,比如說,PCI Express、SATA、DisplayPort、USB 3.0等等。
<<< 連結層方塊圖範例。>>>
而8b/10b編碼機制,除了資料碼之外,還特意規劃了控制碼。而SATA用來載送控制碼的方式,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基元(Primitive)」。基元(Primitive)係由四個位元組的資料來構成,最前頭就是控制碼,也就是所謂的K-Code或者是K字元。
FIS的尾端會有CRC位元來保護。
<<< SATA所用的基元(Primitive)。>>>
ALIGN基元的最主要用意,乃是用來補償主機端與裝置端之間時脈的偏移;具體的做法是在每256DW插入,當如果接收端的時脈較遲的場合,就會捨棄這些基元。
SOF與EOF分別是在FIS前頭與後頭所加入的資料框。
R_OK與R_ERR的使用法是這樣子的;當資料框正常接收之後,回應R-OK。如果發生了諸如CRC等錯誤,則是回應R_ERR。
如果FIFO發生溢出不能夠送收資料的場合,送出HOLD;接收到HOLD的接收端則是回應20DW以內的HOLDA;暫時停止資料傳送。
資料擾碼 (Scramble)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EMI。
英特爾自從ICH6R/ICH6-M之後,便開始支援AHCI模式。然而,ICH9、ICH8、ICH7 和 ICH6 晶片組,以及 ICH5 和 ICH5R 晶片組,並不使用 AHCI。蠻令人困惑的。
AHCI(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是完全獨立於SATA規範的另一份標準,係由英特爾所制定;視窗Vista之後才有完全支援,否則還需要驅動程式的支援。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支援了所謂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命令佇列的機能,這是SCSI時代的特點之一。NCQ可以說是針對硬碟的屬性來進行最佳化的一種技巧,簡單地說就是將讀寫的命令做分析,然後以最優的次序來執行。
<<< ACHI的基本概念。>>>
<<< NCQ概念圖。>>>
SATA重砲效應 - 全面威脅Fibre Channel儲存介面
<<< HDD介面的進化史。>>>
串列式ATA,簡稱為SATA介面,起初是規劃用來取代老舊的並列式磁碟介面,提供一個價格大眾化的替代方案。如今,SATA介面卻逐漸威脅到大型企業所使用磁碟陣列的SCSI介面以及Fibre Channel光纖通道介面,藉由普及商用化的SATA硬碟裝置,一些專門從事低價的製造商可以在快速成長的企業儲存市場中,藉由低價產品方案的迅速推出,挑戰傳統的企業供應商。
SATA II之後是關鍵所在、SATA 6Gbps是江湖大殺手:
之所以能夠替低價製造商帶來商業機會的最主要關鍵,是在於SATA第二代規範SATA II的出現。其資料傳輸速率是當初第一代規範的兩倍,達到每秒300MB的高速境界。該新規格同時也支援命令佇列(Command Queuing)的功能,允許主機端的控制器在前一個命令未完成之前,可以再送另一個新的命令到磁碟端,提升整個系統的性能表現。命令佇列(Command Queuing)功能對於磁碟韌體的撰寫可以說是一項挑戰。一旦工程就緒完成經過檢證之後,價格不貴的SATA II硬碟機的性能就可以直逼價格昂貴的SCSI硬碟甚至Fibre Channel硬碟。
雖然SATA的硬碟在2003年就已經開始出貨,SATA II的硬碟也在2004年晚期出現在市面上。然而,直到2005年中,英特爾公司的新一代晶片組完全支援SATA II規範Glenwood以及Lakeport,才會正式出貨。因此,SATA II在多數的個人電腦已經具備有 SATA II介面,而且變成大眾化的產品,而將價格壓低到普及化的程度。
SATA與SAS(serial attached SCSI)兩者皆是串列式的儲存介面標準,但兩者畢竟是不同的。如果說SATA是傳統ATA的升級規範,那麼 SAS即是原本傳統SCSI標準的串列式版本。SAS介面採用雙埠介面,係採用SATA連接器,也就是說同樣的連接器與連接線,都可以使用在SATA與SAS硬碟上。
SAS硬碟的定位是針對高性能與高擴充性的需求環境而來。具體來說,一般大眾化SATA硬碟的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失效時間大約是600,000小時,而SAS硬碟的要求可是這個時間的兩倍以上。同時,SAS硬碟的轉速也比較快速,可以降低等待時間。由於這些額外性能的追加,又並非大量生產的特徵。因此,SAS硬碟的價格理所當然遠高於SATA硬碟。
SATA介面碰撞FC介面:
正如同SAS硬碟一樣,Fibre Channel硬碟也是針對企業市場所需求的高性能以及高度的信賴性而設計的。由於生產數量少,控制器的設計又更加複雜。FC硬碟的價格又高過於SAS硬碟。由於需要更長時間的設計工夫與驗證時間,在容量上追加的速度也就跟不上大眾化競爭產品的改朝換代速度。
因此,SATA硬碟在企業市場的興起就有跡可循了。起初,SATA硬碟的應用,價格因素遠重於可靠度。比如說,有不少的企業就將主要硬碟上的資料備份到次要的硬碟,取代掉以磁帶備份的傳統方式。此種方式對於企業來說極具有吸引力,無論是容量還是費用成本,SATA硬碟的方式皆不輸於磁帶的備份方式。備份硬碟的性能,不再是首要的考量因素,畢竟使用的時機還是有限,不是始終在動作。若是再利用硬碟陣列RAID的架構,SATA可靠度的問題就有解了。
此外,大眾化的硬碟也被廣泛運用在印表機伺服器或檔案伺服器的應用上。硬碟陣列RAID架構,運用大眾化的硬碟逐漸受到中型企業的厚愛,可以作為IP儲存的應用。這些企業不願意採用複雜又昂貴的Fibre Channel方案,來作為網路儲存的方式。
對於大型的企業來說,對於資料交易安全性的要求很高,昂貴的Fibre Channel方案,依然是他們的首要選擇。比如說線上處理的資料交易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以及公司內部應用等。然而,已經有些公司開始轉向導入SAS硬碟方案,提供與Fibre Channel方案相同的可靠度,可是費用卻是更為節省。
這些企業藉由開關裝置與連接纜線建立了SAS的系統架構。由於SATA硬碟可以連接SAS介面的開關裝置與連接器。因此,一個SAS系統架構可以藉由SATA硬碟來降低系統費用。有些廠商推出了二對一的多工晶片,允許兩個SATA硬碟插進單一的SAS連接器,模擬成SAS雙埠的連接型態。雖然,SATA硬碟的壽命不及SAS硬碟。但是,可以藉由RAID磁疊陣列的方式來彌補這些缺點。
磁碟機等待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然而,商機敏銳度高的廠商也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也推出了企業需求等級的SATA硬碟,無論轉速還是等待時間,都可以和SAS硬碟或FC硬碟互相匹敵。雖然,企業等級的SATA硬碟,比大眾化的SATA產品有更高的價格,由於涵蓋了SATA的簡易設計方式,比起SAS硬碟或FC硬碟,成本還是比較低廉。因此,這種方案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方式之一。
總而言之,以SAS方案來取代FC磁碟,替企業打開了SAS與SATA交互運用的大門,無論是性能、費用成本以及容量,都可以滿足當前的主流應用。一段時間之後,SATA硬碟有相當的機會竄出,成為經濟效益最高且具有大容量儲存系統的最佳方式。尤其是6Gbps的SATA,簡直就是刀無虛發的江湖大殺手。
「6Gbps SATA + SSD」,毫無疑問地將會是企業期待下的新寵兒。來看一個數據吧。Micron於2010推出的6Gbps SSD,順序讀出速度超越350MB/sec。依據Engadget的測試報導, 6Gbps SSD 的讀取效能遠比 6Gbps 硬碟快上 175%。這種飛快的感覺,對於雲端企業來說,可說是老天送來的福音。
結語:
起初,SATA硬碟的運用,價格的重要性勝於可靠性。隨著技術的成熟與足夠的經驗累積,SATA硬碟的可靠度已經有一定的水平。反而有趣的卻是SSD 的興起,會是革命性的運動。只要價格開始落體式的滑落,SATA更加鞏固,可是硬碟的市場卻必須讓出幾分;此其一也。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話題,那就是iPod、iPhone與iPad的光環效應。蘋果並不是技術特別利害的企業,而是懂得減法哲學與工業設計美學加上軟硬體兼功的戰略運用,當然,賈伯斯的個人魅力不容忽視,如同宗教粉斯的膜拜英雄。
其實,Apple的東西並不是高竿到無人能及,可是台灣就是產不出另人愛不釋手的熱銷產品。有些公司更好笑,以為工業設計是萬能丹,得了一堆的iF、紅點等工業設計大獎;可是仔細來觀察,卻生不出來暢銷的產品。看看不少主機板背後的一堆端子,再與蘋果產品做個比較,也許就會有點感受了。
<<< 主機板背後的連接端子依然是繁瑣。>>>
[ 參考資料暨深度閱讀:]
1.
http://www.serialata.org/,官方網站。
2.
http://www.t13.org/。
3.
http://www.ansi.org 。
4. 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erial ATA Revision 2.6,2007/2/15。
5.
http://www.storagesearch.com/serialata.html 。
6.
http://searchstorage.techtarget.com/。
7.
http://www.dgway.com/products/IP/SATA-IP/dg_sata_ip_refdesign_host_en.pdf。
8. PC Watch網站。
9.
http://www.mindspeed.com/web/download/download.jsp?docId=28618。
10.
http://www.jdsu.com/products/communications-test-measurement/products/storage-protocol-test/sata-protocol.html。
11.
http://www.kumikomi.net/info/et2008/21_12.pdf。
12.
http://www.interfacebus.com/Design_Connector_Serial_ATA.html。
13.
http://en.wikipedia.org/wiki/Serial_ATA。
14. SSD強攻企業伺服器市場,陳乃塘。
15. 愛戀SSD,,陳乃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