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的未來式 全球掀起軟性電子研發熱
本文作者:admin
點擊:
2007-12-14 00:00
前言:
軟性電子是什麼
軟性電子製作於軟性基板上,如塑膠基板、金屬薄板等之電子元件產品,所以軟性電子產品在彎曲或捲曲的狀態下,仍可正常運作。軟性電子牽涉到的是新的材料及新的技術,並且預期將帶來新的應用。
輕、薄、短、小電子產品的下一歩
在手機、螢幕等硬式電子產品,發展到目前為止,除了講究輕、薄、短、小之外,似乎再也變不出什麼新把戲,當我們正在思考下一歩是什麼的時候,世界各國正積極投入軟性電子技術的研發,而現在,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像是軟性OLED照明等概念產品,或是已經商品化的產品,例如,軟性電池、電子紙、軟性薄膜太陽能板等等。
歐美投入十三億美元於軟性電子
依據工研院產經中心整理的資料顯示,在2000年1月到2007年9月之間,歐洲政府投入超過四億美元的研究經費,美國政府則投入2.5億美元以上的經費,若加計創投的資金,這將近七年的時間內,總計兩地已投入超過十三億美元的金額在軟性電子的技術研發上。無論是在軟性Logic & memory、軟性感測器、軟性照明、軟性能源、軟性顯示器等應用領域中,都看到國家或是企業投入的影子。有的採用現有之半導體技術,也有採用創新的噴墨、印刷技術,來將軟性電子元件製作在軟性基板上。
IDTechEx 2006年的調查數據顯示,軟性電子在包含有機電子(Organic Electronics)及印刷電子(Printed Electronics)這一部分,預計到2025年時全球市值可達三千億美金。各國重視軟式電子的發展,在專利的投入上也有跡可尋,全球登記在案的有機電子專利,在2005年達到將近六千件,而1998年時,才只有一千件。
工研院認為,電子產業到目前為止已有兩波上升趨勢線,第一次是由1996年開始的IC產業所帶起美金36億的市場,第二次是由1999年開始的LCD產業所帶起美金25億的市場,而軟式電子則有機會創造電子產業的第三波機會,但市場規模現在無法預估。
軟性電子的挑戰與機會
但凡新技術的出現,都將面臨自己的挑戰,同時也有機會存在。軟式電子也不例外。工研院電光所侯維新表示:軟式電子所面臨的挑戰來自於技術與市場,包括:效能、生產製造、材料、穩定性、低成本的期望及應用等。以材料為例,則必須解決低移動性、不均勻、低穩定性等問題。以價格為例,RFID晶片,2006年的價格是每顆美金0.3元,2008年時將降到每顆美金0.1元;RFID Tag,2006年的價格是每片Tag 美金1元,2008年的價格則是每片美金0.3元;而Printed RFID的價格,則因著基材的不同而不同,最高的價格是美金0.1元,最低的價格是美金0.02元。
侯維新認為軟性電子的特性,將可能在幾個市場區段中發展,首先是大面積的應用上,其次是需要彎曲的應用,最後則是多功能的平面,就像皮膚表面需要各種不同的感應器,如痛覺、觸覺等,這種情況是現在硬式矽晶半導體所做不到的部分。侯維新進一步表示,以上這些應用是綜合國外廠商的看法,所歸納出來。至於是否有機會取代現存的半導體產品,侯維新則語帶保留地說:半導體製程已經太便宜了。侯維新接著強調,軟式電子不是要和IC半導體競爭。但新的應用會是什麼,現階段似乎是個值得研究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