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橫倍密度畫素技術的 高畫質2D / 3D混合顯示器

本文作者:admin       點擊: 2008-02-12 00:00
前言:
LCD與PDP顯示器等終端技術急速進化的背景下,如何達到讓使用者能夠感受到高臨場感立體顯示器,成為全球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尤其是不需使用特殊眼鏡,就可以觀賞立體影像的裸眼立體顯示器,這樣的應用與普及更受到市場高度期待。

目前裸眼立體顯示器為了顯示左右視差影像,當顯示3D影像時,其解析度會降低一半左右,成為降低立體顯示器被廣泛應用的原因之一。基本上,立體顯示技術是利用兩眼立體視覺功能,並且以兩眼視認能力為基礎,因此當利用單眼視認時的畫質,會比一般常見的平面的2D顯示器差,而且非常容易早成部分的使用者不適或者根本無法觀看,這也是當立體顯示器普及化時,需要被克服的課題之一。

目前顯示器只能顯示影像,因此當所顯示的資料,需要同時具備顯示傳統高品質2D文字資訊,與3D立體的影像時,要求的影像品質必需超過現有2D的水準。

雖然市場上,有一些傳統立體顯示器,可以隨時切換顯示2D與3D影像,不過進行切換顯示時,會使得所有影像全部變成2D或是3D,因此使用上受到限制,為解決這些問題,日本各業者無不積極開發出具備全新規格的顯示結構2D/3D混合顯示器LCD,例如,NEC就已經著手開發,可以在相同畫面內混合顯示高畫質2D/3D影像的新一代高畫質2D/3D混合顯示器。

這款NEC所開發的2D/3D顯示器,當操作者使用時,顯示區域可以在正方形領域之內,形成左眼畫素與右眼畫素的專用LCD顯示能力,並且該LCD的橫向方面,具有雙倍密度的橫倍密度畫素(HDDP:Horizontally Double Density Pixels)結構。利用此一概念深入開發便可實現高品質的2D/3D混合顯示器,而相關的研究人員也陸續開始研發此一技術下的專用LCD面板。

傳統LCD面板的畫素大多都為正方形,如果利用這種畫素進行3D影像顯示時,左眼畫素與右眼畫素的形狀會變成橫向長方形,此時若與珠串鏡片(Lenticular Lens)與位差障礙(Parallax barrier),等3D顯示用的光學元件組合下,橫向顯示的解析能力會減少一半,因此就會造成3D顯示的品質降低。此外,當進行顯示2D影像時,還必須要求3D顯示用光學元件能夠有ON/OFF的功能,採用這樣的方式,不但會使光學元件複雜化,而且還必需利用全影像切換的方式來完成。

NEC開發出HDDP技術克服品質降低困擾
但是NEC所開發的HDDP技術,所設計出來的各畫素為長方形,所以進行3D顯示時,左眼畫素與右眼畫素的形狀就都會變成正方形,此時,若是再加上3D顯示用光學元件組合之後,不但可以使橫向的解析度與縱向相同,並且還可以提高3D顯示的品質與立體辨認性,讓縱橫相同解析度的影像顯示在左右各眼。此外,HDDP產生的影像資料還能夠完全應用顯示,不會出現任何多餘、浪費的影像資料。

當顯示器需要進行顯示2D影像時,左右各眼畫素就會使用相同影像資料,2D與3D的影像在相同畫面內可以同時混合顯示,也就是說只要利用變更顯示資料,就能夠在畫面的任意位置同時顯示出2D與3D的影像,例如文字資訊與3D影像混合顯示,或是部份2D影像與3D影像組合,也能夠以3D效果發揮2D影像內容,降低使用者的疲勞感。

目前利用HDDP結構所生產出來的專用LCD,基本上具有各式各樣的特色,不過當進行開發專用LCD時,必需注意許多與傳統LCD的相異點來確保能夠發揮初3D的顯示能力,例如使用珠串鏡片等3D顯示用光學元件時,就會喪失3D的顯示效果,此外倍密度的畫素結構本身不會隨著2D/3D變化,換言之,它是以鏡片等光學元件與倍密度的畫素結構為前提,因此改用專用LCD就可以徹底解決上述問題,同時也能夠提高2D/3D的顯示畫質。

有關畫素的倍密度化方面,則是必需要有效控制開口率的降低程度,才能以低消耗電力實現高亮度的顯示目標,因此對於這一點,研究人員就需要將研發重心放在彩色條紋(color stripe)與開口率的關係。

傳統縱向條紋狀彩色膜片有著橫倍密度化時,各種的彩色畫素都變成縱長狀,而且不容易維持開口率,因此當條紋狀彩色膜片與橫倍密度畫素組合時,如果能夠均勻取得各彩色畫素縱橫比的話,就可以達成高開口率的目標。因此,進行量測驗證的方式是,首先將RGB各個彩色畫素進行分離,接著再固定黑色矩陣(black matrix)的寬度,將所改變正方形畫素的外形尺寸,來進行開口率的計算。並且為了能夠讓3D顯示的縱橫精細度達到完全一致,還必須將各種顏色的次畫素進行橫向的分割,使得讓各種顏色所分離的黑色矩陣寬度達到為6μm,然後再依此改變基本畫素的間距,計算出顯示2D與3D時的開口率。

雖然開口率的大小關係到面板顯示的明亮程度,但是由於過大的開口率更直接影響畫面亮度與顯示器的消費電力,因此根據實驗室的計算結果,證實了橫紋調結構,對橫倍密度畫素結構特別有效。除此之外,如果再結合其它的改善技術,還可以提高顯示的效率。

凹凸反射板的焦距的設計問題與影響
傳統3D顯示器為穿透式技術,為了降低消耗電力的要求下,大多都會使用反射式或是半穿透式的設計結構,這兩種方式可以降低正反射成份,而實現高亮度反射顯示,並且反射板的表面大多都設有凹凸構造,不過當這樣的凹凸構造反射板與珠串鏡片組合使用的時候,會產生顯示畫質明顯劣化,尤其是進行2D或是3D顯示時,幾乎完全喪失鏡片設置效果,所以最終必需透過凹凸構造,以及珠串鏡片兩者的最佳化設計,才能改善上述問題。

傳統的結構是,在下玻璃基板表面鋪設凹凸構造有機光學薄膜片,並且在上方鋪設反射板,並且在反射板的表面,形成凹凸狀粗糙面,粗糙面則是由斜面與平坦部構成。當珠串鏡片設於上玻璃基板表面時,透過與珠串鏡片的相對位置關係,各畫素就可以均勻分配給左右眼進行觀賞。

此外,如果考慮為了避免傷害鏡片的左右影像分離效果,或許會將珠串鏡片的焦距設置在鏡片與畫素之間,但是其結果就會造成,凹凸反射板的焦距,會同樣被設置在珠串鏡片的焦距上。

利用外光進行反射顯示時,穿透珠串鏡片的光線,會在凹凸反射板反射後顯示畫面,此時太陽光與光束等接近平行的光線,一旦入射到珠串鏡片,就會被收斂至凹凸反射板的表面,因此該集光位置則與入射的平行光入射角度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集光後的光線,照射凹凸反射板的斜面時,斜面射板的光線朝與正面方向相異的方向行進,這對於顯示畫面毫無幫助,還會造成反射率大幅降低。
如果集光後的光線,照射凹凸反射板的平坦部位時,由於反射的光線朝正面方向行進,最後再照射至顯示畫面時,其結果造成顯示畫面明亮與陰暗領域重疊,使得顯示畫質出現了明顯的降低。

利用焦點面偏離反射板讓光線不集中照射凹凸反射板的斜面
實驗室的人員曾經利用光線追跡法,模擬分析明暗的程度,簡易的模擬?凹凸反射板,這塊反射板中央部位的高度設計成1μm,並且將傾斜角設計成100的圓錐狀,根據模擬分析顯示,觀視範圍的照度大幅降低,由此可知道如果有斜面存在,反射的亮度會發生巨大變化。

為了改善畫質劣化的問題,實驗室的人員一一地分析凹凸結構與鏡片最佳化的關係,發現進行凹凸結構最佳化時,利用珠串鏡片(Lenticular Lens)為一次元鏡片的整合體特性,相當有可能可以提高凹凸結構的空間頻率。

此外凹凸結構面對縱向設置時,凸狀的位相會出現相異的狀況,加上珠串鏡片後,面對縱向就無法發揮鏡片特性,如果此時,若將凹凸結構對應凹凸位置進行設置時,就可以獲得與凹凸結構微細化相同效果。

有關珠串鏡片的最佳化方法,它是使焦點面偏離反射板,藉此讓鏡片收斂的光線不會集中照射凹凸反射板的斜面,具體方法是焦距設計成比鏡片至畫素的距離更小,因此就可以用這個公式來解釋,其中,f代表的是「焦距」、PC則是「凹凸結構的間距」、H是「鏡片至畫素的距離」,L則為「鏡片的間距」。
由於當平行光照射到凸結構整體,而並不是在凹凸反射板的斜面,所以可以有效的控制明暗領域的產生,不過當這種設計凹凸結構的間距出現很大落差時,會造成左右影像分離相當嚴重,因此設計者必需縮小凹凸結構的間距。

透過LCD結構與鏡片條件的最佳化設計可以解決各項問題與麻煩
一般而言,凹凸結構的大小多取決於光學印刷技術,因此結構的微細化有一定極限,所以NEC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同時使用凹凸結構與鏡片來還進行最佳化,達到改善畫質劣化的問題,進而實現2D與3D顯示的高畫質化要求。

為驗證上述兩種技術的有其實際效果性,NEC的開發研究人員,同樣利用光線追跡法進行模擬分析,將凹凸構造的橫向間距設計成14μm,縱向則設計成交互設置凹凸構造,如此一來,凹凸構造的間距就可以假設性的變成7μm,而珠串鏡片的焦距更可以大約縮小7%左右。這樣的設計,根據實驗後的結果顯示,可以獲得均勻的明暗特性,雖然左右影像的分離特性小幅度的降低,不過還是處於可接受的範圍之內,而且這樣的方法,對影像影顯示並不會發生任何影響。

因此依據以上的開發經驗以及實際測量結果顯示,如果能夠透過LCD結構與鏡片條件的最佳化設計,就可以解決上述各項問題與麻煩,快速的達到實現2D/3D高畫質顯示,尤其是進行組合珠串鏡片,還可以輕易達成高明亮的立體影像顯示能力,所以非常適合應用在同時要求低消耗電力,與高精細顯示的可攜式的各項產品等領域。

此外,關於專用LCD的大量生產適應性方面,初期時,如何達到少量多樣型的生產彈性非常重要,所以必需在早期就建立了全新的生產線體系,才能夠支援類似2D/3D特殊元件少量多變化的生產要求。

而有關倍密度化後的成本衝擊方面,則是必需設法完成低成本的改善,才能減緩巨大的成本上升壓力,其中周邊電路方面更是成為降低成本主要焦點之一,例如利用調整閘極IC與源極驅動IC的組合就可以達到降低成本,或者是大幅度的採用SOG技術,將驅動IC的功能直接製作在玻璃基板上,也可以完全吸收倍密度化所造成的成本差異,同時突顯出專用LCD與SOG技術的高度整合性。

目前已開發出三種尺寸的樣品
目前NEC利用此一技術所開發出來的2D與3D顯示器樣品一共有3種尺寸,分別是1吋、2.7吋、9吋。1吋與2.7吋的2D/3D顯示器是使用低溫多晶矽(LTPS)的製程技術,而9吋的顯示面板則是採用傳統非結晶矽技術,NEC曾經公開表示,在未來還會陸續擴充顯示器的尺寸與解析度、視點數等等。

上述NEC的2D與3D顯示器技術,是由具備HDDP全新結構的LCD所構成,不但可以提高3D影像的顯示品質與視認性,更能夠達到2D/3D同時混合顯示的目標,而且在顯示的動作上完全不會受到顯示畫面大小的限制,成為唯一可以支援反射型多視點3D的顯示器。NEC的研究人員還表示未來仍就會持續開發可以讓顯示器中的影像,達到最舒適狀態的相關技術與元件,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

電子郵件:look@compotechasia.com

聯繫電話:886-2-27201789       分機請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