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筆者的觀點,Android由於並非標準Linux作業系統,除非參與的廠商只打算著墨於應用程式,如此問題不大。如果考慮插手Java虛擬機以下的部分,可能要有「跳火坑」的心理準備。如果是Moblin,雖然英特爾的「陽謀」是打算以Moblin支援新一代的Atom處理器,但由於與標準Linux差異較小,預料很快就會有廠商將Moblin移植到其他非英特爾的處理器上。在半導體製程仍持續提升的情況之下,Android背離標準Linux及標準Java的做法,除非另有所圖,否則恐怕是「短多長空」
自從1980年代,台灣參與個人電腦的崛起,成為ICT生產及設計大國之後,如何複製相同的成功模式就成了週而復始的課題。在代工的領域,台灣的廠商早已成功切入PDA、手機及筆記型電腦的製造,當站穩腳步後,更進一步由單純的代工,到代客設計,到自有品牌,再更進一步到破壞性創新。儘管在2008年底,全球金融風暴帶給台灣ICT廠商不小的壓力,2008年仍可看到ICT產業有可喜的成績。在手機方面,儘管一直是微軟作業系統手機龍頭,宏達國際電子(簡稱宏達電)仍在2008年9月發表全世界首支以Android為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知名的主機板龍頭華碩電腦,則成功的以破壞性創新的方式,在個人電腦領域打響Netbook的新定義。其知名的Netbook EeePC,更得到2008年台灣精品獎的金質獎。
圖1 最新的宏達電Android手機:HTC Magic
圖2 僅0.92KG的華碩7吋Eee PC
長久以來,在個人電腦領域都是由Wintel架構來獨霸,然而個人電腦產業由於成熟而使得成長曲線日漸走平,這使得微軟(Microsoft)和英特爾(Intel)均意圖擴大版圖,將影響力伸入其他IT產業,如手機。微軟自2000年即以Windows CE為基礎,推出Packet PC2000進軍PDA的作業系統,2003年再推出Windows Mobile進入手機作業系統市場,在2006年,微軟則和英特爾合作,意圖以破壞性創新的方式區隔出UMPC(Ultra-Mobile PC,超級行動電腦)的市場。
英特爾靠ATOM與Moblin扣關行動市場
英特爾在2005年受到對手超微率先推出雙核心處理器Opteron的刺激,決定專注於X86架構的處理器,並在2006年將Xscale系列的通訊處理器賣給Marvell,當時業界咸認英特爾是「認賠殺出」,退出手持式裝置市場。然而由事後的發展,毋寧說在此時英特爾對其X86的技術已有更大的自信。英特爾以往的處理器著重高效能,輕視功耗,這給了其他處理器坐大的機會,如ARM在可攜式裝置市場就有較大的佔有率。但在賣出Xscale處理器之後,英特爾先是在2006年與微軟合作,區隔出UMPC的市場,隔年就以A100/A110處理器推出比UMPC的定義更小的MID (Mobile Internet Device,行動聯網裝置),2008年再以功耗更低的Atom處理器設計MID。Netbook的成功,進一步推升了Atom的需求,還一度造成Atom處理器的缺貨。目前這一代Atom處理器的架構稱為Menlow架構,尚須搭配晶片組才能有完整的功能,對手持式裝置而言,未免在功耗及板面積上過於「豪華」。儘管在SoC市場,英特爾已經有用於工業電腦及消費市場的Tolapai與Canmore,但在手持式裝置市場,使用X86處理器扣關的英特爾仍算是生力軍,即使是Menlow下一代的Moorestown,也還是雙晶片結構。
圖3 英特爾Menlow結構圖
何況光有晶片,沒有軟體平台及應用服務解決方案,設備廠商及電信服務廠商很難針對各種不同用戶需求,快速且低成本地推出具差異化之產品及服務。Moorestown晶片雖操之在己,但在晶片上執行的軟體(含核心及應用)就勢必要合縱連橫。在PC的領域,微軟是英特爾的策略夥伴,但在MID領域,Atom晶片(Menlow及Moorestown)要執行微軟肥大的Windows XP、Vista、甚至來勢洶洶的Windows 7則有困難,執行Windows Mobile又有點可惜,因此能夠馬上在Moorestown執行的只有靠Moblin。
Moblin又是Moorestown唯一經過晶片最佳化(Optimization)的嵌入式Linux軟體平台,Moblin的關鍵性角色不言可喻。英特爾選擇的Moblin軟體策略是走自由軟體路線,原先英特爾內部由開放原始碼技術中心(Open Source Technology Center, OTC)負責Moblin平台全球策略聯盟及產業鏈的建立,但在Moblin軟體平台方面,英特爾只負責規格訂定,實際的軟體開發則交由自由軟體社群Moblin.org及作業系統廠商進行。Moblin屬於自由軟體,在自由軟體的規範下,包含硬體設備及應用軟體在的廠商及個人均可免費下載Moblin進行軟硬體開發或測試。今年的4月,英特爾更進一步將Moblin專案移交給Linux基金會,如此不但英特爾可以站在更高的戰略高度來引導Moblin的發展,也可以去除對英特爾是否有誠意完全開放的疑慮。
圖4 Moblin架構
Android迎擊Windows Mobile 威脅Nokia
同樣的領域衝突不僅發生在處理器,也發生在作業系統。Google在2005年買下併購了成立僅22個月的高科技廠商Android,引起各方議論紛紛,Google還大動作競標美國的無線執照,讓不少人都猜測Google是想下海製造手機。Google神秘兮兮的作法成功的吸引大眾的關注,直到Google陸續釋出Google桌面、Google軟體集、Google Chrome、Gmail等軟體之後,眾人才赫然發現,Google是以身為網路時代的巨擘,正面求戰於個人電腦時代的軟體龍頭微軟,Android則是以智慧型手機為目標來迎擊微軟的Windows Mobile,而其訴諸自由軟體社群的策略甚至威脅到手機霸主Nokia,迫使該公司在2008年收購Symbian Ltd (Symbian是大部分Nokia手機所使用的作業系統平台),並把Symbian平台完全依據Eclipse開放原始碼授權條款釋出。Nokia也宣佈將成立「Symbian基金會」,讓各家手機廠商和軟體供應商能夠加入這個聯盟。
圖5 Android架構
Android和Moblin異同處
由於Linux的自由軟體特性,使得Google和英特爾在尋找有異於電腦、手機及介於兩者之間裝置的作業系統時,自然向Linux靠攏。然而,即使Android和Moblin均建構在Linux Kernal之上,Linux在Framework和UI的百花齊放亂象,仍使得Google和英特爾分別在併購了Android和Clutter之後,才能夠釋出夠完整的作業平台。分析Android和Moblin,我們來看看這兩個作業系統有何異同。其相同之處有:
*以Linux Kernal為基礎:這是從內到外,業界最為人所了解的作業系統,有助於各種應用的客製化。
*均為開放源碼的自由軟體:由於源碼開放,既利於客製化,又可以吸引自由軟體社群的投入,並有大量可再使用的源碼可導入。
*以收購方式完成作業平台拼圖:分別在併購了Android和Clutter之後,才能夠釋出作業平台。
但是,也有一些相異之處,這可能深刻影響這兩個作業系統的未來發展:
*Android是以手機市場為目標,漸漸往MID、Netbook方向擴展;Moblin是以MID市場為目標,漸漸往手機、Netbook兩頭擴展。對目標市場的認知,影響了以下的發展策略。
*Android為了適應手機較貧乏的硬體條件,對Linux的環境有較大的改動,其最重大的影響是以修改了標準的Linux函式庫,特別是GNU C函式庫,因此,Android已不算是Linux作業系統,這個改動使得Android在導入其他可再使用的源碼和函式庫時變得複雜。反之,Moblin對Linux的改動較少,基本上算是Linux的發行版之一。也因此,當英特爾將Moblin專案移交給Linux基金會之後,其他Linux發行商紛紛表示可以支援Moblin。
*Android基本上是提供一個Java虛擬機環境,由於這是手機上常見的應用程式環境,因此對應用程式的開發較為有利,開發商也不用太在意底層的運作。不幸的是, Android改寫了Java虛擬機,除了Java文法相同之外,並不能提供所有Java SE或ME的API,這表示在應用程式開發商移植Java應用程式時,過程也許會像是在踩地雷。Moblin基本上算是Linux的發行版之一,目前則較苦於Linux的手機應用程式不如Java手機應用程式豐富,對硬體的要求也較嚴格。
隨著源碼的發布,各家下游廠商紛紛提出展示用機,在今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己有精彩的展示。但相對於下游,上游元件廠商,除了英特爾完全偏向自家提出的Moblin之外,其他處理器廠商倒是左右逢源,少見強力壓寶單邊的動作。至於產業界,由於Android釋出較早,目前各項活動及教育訓練均較為活躍。但以筆者的觀點,Android由於並非標準Linux作業系統,除非參與的廠商只打算著墨於應用程式,如此問題不大。如果考慮插手Java虛擬機以下的部分,可能要有「跳火坑」的心理準備,或是直接與專門深研過Android內部的廠商合作較為適當。如果是Moblin,雖然英特爾的「陽謀」是打算以Moblin支援新一代的Atom處理器,但由於與標準Linux差異較小,預料很快就會有廠商將Moblin移植到其他非英特爾的處理器上,要找到合作的發行商或Linux開發商均較為容易。在半導體製程仍持續提升的情況之下,Android背離標準Linux及標準Java的做法,除非另有所圖,否則恐怕是「短多長空」。
產業在等待果陀
在IT產業中,有人戲稱廠商和工程師們一直在「等待果陀」。Android是果陀,還是Moblin是果陀,亦或果陀還沒有出現呢?現在不知道,但市場上有更多的選擇,讓消費者可以用合理的代價,得到理想的商品,則是讓消費者和業者更有機會能夠雙贏。希望廠商能找出自己的優勢能力,選擇適合的作業系統平台及硬體平台,產出高品質的產品,為使用者創造更便利的未來生活。
(想與作者交流嗎?
Maxwell.hw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