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S計畫專欄: iPad的美麗與詭譎-從電信觀點論之
本文作者:admin
點擊:
2010-09-16 00:00
前言:
2010年1月27日,Apple推出眾所矚目的產品iPad,一反過去大家的猜測,iPad並未著重於產品的運算效能,反之除沿襲iPhone/iPod Touch的觸控操作介面外,其可採用App Store中多樣化應用、並延伸電子閱讀的服務,透過跨領域的產品設定與多元化的應用彌補在Mac PC與iPhone/iPod Touch間產品線的缺口,以下將由通訊的觀點,看iPad的推出對電信業者、應用服務、零組件產業所帶來之影響。
出乎意料之3G不綁約策略
此次Apple與AT&T合作銷售 iPad Wi-Fi+3G版本是採取不綁約模式,用戶僅需支付每月30美元的標準數據資費即可無限上網。此策略與傳統電信業者對行動電話與Netbook補貼加綁約的策略大相逕庭。
觀察Apple可能的策略思維,可由表一進行分析。首先在Apple iPad價格方面,目前內建3G通訊模組的產品售價為629美元,不但比業界Netbook等相似產品售價為低,甚至也比iPhone 3GS空機價便宜不少,此令市場驚豔的價格可被推論為一方面Apple為了快速打開市場,不惜犧牲部分毛利空間而以低價進行銷售。另一方面Apple揚棄傳統搭配電信業者補貼模式,不再先訂定高價而再向電信業者收取約100~200美元的補貼金額,而是以最單純的不綁約方式讓消費者直接購買。
對Apple而言,選擇「低價+不補貼/不綁約」策略而不選擇「高價+高補貼/綁約」策略的優點,可直接對市面上其他平板電腦或Netbook制訂無形的價格天花板,讓競爭對手在產品性能不若Apple iPad的情形下,沒有訂定高價的餘地,快速壓縮其他業者的市場空間,其思維與Google自行推出智慧型行動電話「Nexus One」、並將價格訂在比市場主流產品為低的530美元如出一轍。
事實上,以往Apple在iPhone 3G或iPhone 3GS的定價策略上即朝此方向發展,只是市場時常對Apple宣傳iPhone 3G 8GB版本僅需99美元進行攻擊,因為該價格僅是綁約價,若計入用戶於綁約期間必須支付的資費之後仍是所費不貲,然而此次Apple直接壓低iPad空機價則是徹底消減競爭對手的反駁氣焰。
另觀察Apple與AT&T若採不綁約方式銷售iPad模式,除上述Apple之策略思維外,對電信業者AT&T而言,恐怕亦是經驗iPhone數據傳輸流量衝擊本身網路後,調整而成之模式。iPhone所帶來的龐大數據流量,固然是因其本身豐富的應用程式、軟體、影音內容所致,但綁約兩年、採行需持續購買無數據傳輸量限制之上網服務資費,用戶通常會認為既然已經支付大筆資費,即要「充分」享受應得的數據服務,更是推升龐大數據流量的主因。
另從用戶貢獻度而言,AT&T藉由Apple的品牌形象與iPhone優異的產品設計,明顯帶動用戶成長,也獲得每月30美元的數據資費收入。然而AT&T雖獲得了用戶成長,但也面臨頻寬擁擠、服務品質下滑的窘境,加上iPhone的內容服務收入皆是流向Apple Store,AT&T是否面子及裡子都賺到了,AT&T恐怕是點滴在心頭,而在 iPad之影音多媒體等高頻寬需求的應用比重恐將遠高於iPhone的情形下,對AT&T而言,是否該以綁約方式引進Apple iPad就成了值得考慮的議題。
因此,對Apple及AT&T而言,採取不補貼、不綁約的模式可作為一項緩衝,在用戶使用習慣上,與其讓平時不太需要行動上網服務的用戶因被綁約2年而開始頻繁使用而占用頻寬,不如一開始即讓其根據自身需求決定是否每月購買資費方案,而Apple為確保用戶上網品質,在發表會上,也特別列出了『Free use of AT&T Wi-Fi hotspots』的字句,鼓勵用戶採用Wi-Fi,以期減輕AT&T的網路負擔。
iPad推出第一波應用:電子書及遊戲
從4G時代應用豐富性面來看,在4G世代下因為大頻寬特性下將發展各式創新應用,如社群影音應用需要1.2GB/每月,或每月觀看30 分鐘的Hulu影片一部需要5.8 GB封包。3G到4G的演進,在空中的流量將從MB世代演化至GB世代,而未來技術演進成熟後,伴隨而來是各式樣的上網裝置及豐富的多媒體影音應用內容,而定位在隨身多媒體影音平台的iPad更可視為是行動寬頻網路世代的標誌性產品。
從軟體應用豐富性面來看,由於iPad與iPhone同採iPhone OS,理論上目前App Store上面約14萬個應用服務,皆能夠在iPad上執行,無疑是iPad擁有最大的優勢;同時Apple也提供了iPad 的SDK開發套件,在高達30億次的下載量為後盾下,將持續吸引應用開發商投入。除了原本已提供音樂、電影、遊戲與電視節目等,Apple更為iPad推出iBooks App/iBooks Store,補齊iTunes內容服務的最後一個部份-電子書,並企圖再次複製iPhone與iPod touch的軟帶硬的銷售模式。
事實上,由於iPad採LED背光設計而非E-link電子紙技術,就長時間閱讀來說,其效果並不見得勝過現有的電子閱讀器產品,但因iPad具備HD高畫質彩色顯示,訴求彩色畫面與翻頁效果,不同於純文字的閱讀書籍行為,如圖片較多的書籍或繪本,甚至是多媒體內容,像是動畫都能在其上有較佳的表現效果,預期有機會在iPad的帶動下進一步擴大電子書市場。
另一方面,由於iPad與iPhone/iPod touch同樣具備多點觸控螢幕,便於操作,加上9.7吋的大螢幕且產品定位為居家使用的多媒體娛樂裝置,現階段已吸引許多大型遊戲開發商如EA、Namco Bandai有意投入,預期除了iPhone/iPod touch常見的休閒式小遊戲,未來iPad將會出現更多即時戰略、運動競技或角色扮演類型的遊戲。
叫PC太沈重,iPad欲以數位隨身影音平台之姿席捲應用服務市場
iPad發表後,許多媒體與評論即以其功能不如預期看衰未來iPad的市場發展和銷售潛力。但進一步思考,此一結果往往是將iPad視為平板「電腦」作為比較基礎,所得到的結果。但從Steve Jobs的演說來看,Apple並非將iPad定位為「電腦」,也未訴求iPad必須如電腦般能夠處理各項工作或複雜的文件,反而是延續iPhone與iPod Touch的定位,將其視為個人隨身的影音娛樂服務平台,不但能延用既有App Store的應用,更提供電子書服務補足其應用服務版圖中的一塊缺口。
沿襲自iPhone的觸控人機介面仍是iPad產品設計的基礎,希望藉由人性化的使用介面,儘量擺脫電腦的色彩,將iPad融入一般消費者的生活中,因此即便其效能可能不如Notebook/Netbook,也不支援flash讓消費者上Facebook玩各種遊戲,但除科技玩家外,當每人都能夠順手的操控iPad時,將使所有人都不敢輕忽iPad所帶來的衝擊能量,以目前當紅的電子閱讀器產品來說,雖然iPad並非專門為電子閱讀服務所設計,且有助於擴大整體電子閱讀市場,但無可否認將現有領導業者如Amazon、Sony、Barnes & Noble等都將受到衝擊。
A4出鞘,有望成為未來Apple手持產品的共通產品平台
整體而言,採取A4處理器並搭配Infineon的基頻晶片可彈性調整Apple iPad產品線,讓消費者依據所需來選購。而此次Apple採用A4作為iPad的處理器,更可視為將A4導入其手持式產品線前最重要的練兵場,一旦其效能與功耗能獲消費者認同,未來A4或其系列處理器將可能廣泛導入iPhone/iPod等手持式產品線中。同時若Apple產品皆採用同架構的處理器,其應用與服務更有機會能夠跨產品而互通,一來因產品基礎更為龐大能夠吸引更多開發者投入,再者對消費者來說也可達到「服務everywhere」的效果。為此A4處理器將扮演關鍵的共通硬體平台角色,也將可能撼動未來應用處理器產業的市場版圖。
電信業者之兩難-iPad將持續考驗電信業者3G網路承載能力
觀察iPad的應用面向,無論是Steve Jobs於發表會中所展示的使用情境或是Apple於官方網頁所訴求的功能特色,可發現均圍繞著網頁體驗、Youtube瀏覽、電子郵件閱讀、電子書及應用軟體下載、影音照片欣賞等幾項主軸,而上述幾項應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是需要裝置本身的聯網功能,以提供相關服務。而消費者選擇以何種方式建立網路聯結,是由其使用情境所決定,但選擇後的結果,卻影響電信業者甚鉅。
以iPhone為例,美國使用一般智慧型行動電話的普通用戶利用3G網路上網時的平均月傳輸量約為400MB,但是美國一般iPhone用戶利用AT&T 3G網路上網時的平均月使用量卻達800MB之多,幾為一般用戶的兩倍,而在歐洲則擴大到三倍的水準。用戶數據上網使用量暴增所匯聚而成的龐大空中流量,則對電信業者網路產生用戶抱怨連線速度、影響語音服務品質的後遺症,也暴露目前3G網路的覆蓋率與承載能力長遠無法滿足消費者數據服務需求的隱憂。
以應用範圍而言,iPad幾與iPhone重疊,但因其螢幕加大至9.7吋,Apple以電子書商店方式補強了其電子書功能,應用更形完備,而觀察Steve Jobs於發表會所展現之使用情境,其產品目標族群應為有上網娛樂需求,但著重較大螢幕瀏覽效果的民眾,此類如高畫質影音服務對於頻寬的需求更高,一來除考驗電信業者3G網路的服務能量,再者相關內容服務營收電信業者恐將無法分一杯羹,因此不論是AT&T 或是全球主要電信業者,未來是否以綁約模式銷售iPad,恐將多一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