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的未來趨勢

本文作者:admin       點擊: 2011-05-17 00:00
前言:
前言
Web 2.0 造就網路成為新的平台,平台的內容因使用者的參與而產生,不再是以往傳送破碎的資料。鼓勵資訊透過使用者分享,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分享,不斷的讓他們所使用的平台增值,從一小撮使用者擴展到一群人,就像病毒傳染般地擴散、增值。  
  
就如同Web 2.0核心概念的以人為本,互動、分享與關係的平台,逐漸形成許多社群網站,如: Facebook、Twitter、plurk…等等。

People & Social site

人們為什麼要使用社群網站(social site)? 人與人互動的社交活動一直是人類社會中的社會結構,所產生的社群網路代表各種社會關係,從點頭之交到具有血緣的家庭關係。而每個人與人的互動因為科技技術的進步,讓彼此的連結更加熱絡與快速。

我們可以隨時利用手機上傳照片到Facebook上,讓朋友看到我的即時影像,更快速地與朋友分享。在Facebook上,人與人的互動不單單只有訊息、圖片分享。還有著類似真實生活的遊戲互動,例如:幫朋友種菜、偷朋友的菜、送朋友禮物…等等。這些一來一往的頻繁活動,就是Facebook讓人神迷的所在。

根據BloggerAds調查Facebook使用原因有可能如下:
1.很多好玩的遊戲和測驗。
2.打發時間
3.大家都在用。
4.找到失聯已久的朋友。
5.即時分享。
   

網友喜歡使用Facebook,最主要是因為Facebook上的遊戲和測驗(19.8%)讓使用者對Facebook產生黏著性。除外,排行第三的“大家都在用,我也用看看”所產生的效應,也是近年來,名人為了要與跟粉絲聯絡感情,紛紛在Facebook建立自己的溝通平台,造就社群性的漣漪效應,而這應該是Facebook或其他的社群網站的發展意圖所在。

而在圖2 Facebook用途可以發現,“當作休閒娛樂”與”聯絡親友感情”位居一二,不難發現Facebook在網路社群市場的優勢。我們發現透過社群網站,我們與朋友保持更加直接的聯繫。除外,在Facebook還可以利用粉絲訂閱模式,讓有相同志趣的使用者結合在一起,讓訊息快速傳遞出去。

除Facebook外,Twitter的即時微網誌社交網路,以“即時性”與“粉絲”讓人們隨時隨地知道朋友們所關注的人、事、物。發出的訊息可以唯一對一或一對多,也由於是微網誌形式,讓使用者隨時都可以發表簡短的心情感言。不用圖文並茂、字詞優美,大家都可以即時回應、即時討論。

從許許多多社群網站,可以歸結現今的社群網路特質
Ø 人與人的聯接。
例如,網路購物、部落格回應與引用…等等。
Ø 人如何在網路上成為其他人的焦點。
例如,撰寫遊記、美食分享。
Ø 人如何在網路上引導其他人。

藉由網路言論,引發出大家的共鳴,或追隨。例如,團購網。
以上的網路特質,正逐漸的改變我們使用網路的行為模式。

Google的產品總監Joe Kraus提出他對社群網路的發展預測,“Google的搜尋很棒,但是如果能透過朋友幫助進行搜尋會更好。”從此言論,可以發掘社群網路的特質,將被重視,也將帶來使用者網路行為的改變。

Social Sites? No, social Web

網路行為改變可以從,使用者預期所有的網站都應該有自動產生資料的功能,而建立一個由使用者產生資料的網站已經是過時的作法。然而使用者自動產生所需的資料來自於社群網路彙集整理。因此慢慢地所有網站都將導入社群網路資料,社群功能將是未來的WWW。

以討論社群為例,最為人熟知的就屬雅虎奇摩知識家,網友發出問題後,等著熱心的高手解惑,這種透過廣大網路的問答服務存在許多改進的議題。如:
-問題的重複性。
-答案的品質及精確性。


就答案的而言,雖然我們將很多問題透過搜尋引擎就可以找到答案,但某些問題或許需要進行決策,或沒有正解的主觀問題,回答者對於發問者背景的不了解,無法提供發問者有用、可參考的資訊,為了改善答案的品質與精確性加入社群網絡特質將可帶來改善。

因此幾乎所有的問答網站都允許網友利用既有的社群網站帳號登入,融入社群功能網站特點,人們樂於回答朋友所提出的問題,可以讓這個問題在短時間內獲得答案,同時也能確保答案的品質與可信度,更讓答案符合個人需求。

而這種討論社群正逐漸營造新的商業互動模式,來自於兩種方式,一種來自於人們的提問,另一種是發問者付費購買高品質的答案。而類似討論性的社群搜尋目前正在快速增長,Facebook前技術長安捷羅(Adam D'Angelo)曾表示:『人們手上的資訊還有90%在他們的腦袋裡,而不是在網路上。』

利用社群功能將人們與其社群架構資訊導引出來,而這些資訊對於搜尋引擎業者而言,相較以往所收集的資訊更具有價值。美國市場研究公司Kelsey Group的分析師布斯(Matt Booth)認為:「社群搜尋在整個搜尋市場的市占率已達到了四%,而且還在快速增長。長期來看,這個市場可謂是金礦。」未來我們該如何挖掘金礦呢?

Social in future     

最近的趨勢,許多智慧型手機內建有Facebook、Twitter等等社群網站應用程式,打造除了Anywhere和Anytime的科技環境,又再添加Any person的維度。

手機加入網路社群功能後,人們都將成為重度網路使用者,對於社群網站即時動態的掌握與使用時間更加大幅提升。因此明星、政治人物、產品服務公司、甚至電視劇等等皆廣泛的利用網路社群功能,拓展人氣與知名度,更慎於全球天災發生的即時資訊掌握,社群網站所發展出的影響力,令人咋舌。

在網路社群功能逐漸擴張與使用的未來,不單是手機有社群網站登入,任何網站、資訊產品都將要導入網路社群,如social利用在TV上,在iphone 上的miso —social TV,並利用社群的力量,推廣產品與服務,如圖3。

因此我們可以預期未來許多商業模式都將因為社群功能而有所改變,商品推薦不再是單純推(Push),將轉變成推(Push)-拉(Pull)機制,而拉的效益,將是由社群影響力帶入。社群功能改變使用者決策行為,現在使用者從社群網路尋求意見,透過社群網站進來的連結已超過經由搜尋網站進來的連結,顯示多數的使用者是透過社群網站的推薦。相較於來自一般大眾的推薦,使用者比較信任與容易接受來自朋友的推薦,這將是社群功能的利基。

 
本文作者任職於資策會網路多媒體研究所

電子郵件:look@compotechasia.com

聯繫電話:886-2-27201789       分機請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