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主頁 > 市場&商機 >
 

半導體榮景再臨!來龍去脈&因應之道

本文作者:任苙萍       點擊: 2021-10-28 11:03
前言:
——Cadence 深度觀點分享——
製程不斷往前演進,少不了設計工具的幫襯!早期,執行「APR」(Automatic Placement & Routing) 工程——自動擺放位置及繞線,還勉可以手動操作、試誤因應 (雖然辛苦且非易事);但邁入先進製程,設計複雜性及變數呈幾何級數增加,求助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工具就勢不可免了。各家供應商也積極精益求精。其中,益華電腦 (Cadence) 是業界目前唯一能完整涵蓋 IC 設計、封裝到系統級分析的全流程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在電子業形勢多變的今天,力推「設計卓越」(Design Excellence)、具有綜觀能力的 Cadence,又有怎樣的獨特視角?

Cadence 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在日前 CadenceLIVE Taiwan 2021 年度大會發表演說:「以數據為中心的時代,正在推動半導體產業復興」。他認為,這是多股驅動力交錯所致:一是 5G 力量將長期影響產業發展,二是智能車、工業物聯網 (IIoT) 蓬勃發展,三是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AI/ML) 正在影響一切,但最令人興奮的是超大型運算的方興未艾。這些產業趨勢的共同關聯性是「數據」,從產生、處理、傳輸、儲存、分析,在在都推動對高性能運算、高頻寬通訊與高密度儲存的需求,逃脫原先半導體產業可能面臨成長趨緩、步向夕陽的危機。
 
照片人物:Cadence 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數據革命&半導體復興的中心:大規模運算
陳立武指出,現存九成資料皆是在過去兩年內密集產生;其中 80% 是屬於非結構化的圖形或影片,最重要的是,只有 2% 的資料被分析出來供決策之用,其間仍蘊藏龐大商機。耐人尋味的是,即使未來有更多資料從基礎上成功被分析,又將被正在生成的新資料所超越,結果是:資料分析的百分比在之後五年內,將從當下的 2% 下降到 0.5%,意謂相關商機將生生不息,而超大規模運算即處於數據革命和半導體復興的中心,帶動大量資本支出,單是去年就超過 1,200 億美元;現有 600 多個大規模資料中心,有超過 100 個是在 2020 年啟用。

陳立武說明,典型 AI 訓練是在雲端完成,爾後收集邊緣設備的數據進行推論,邊緣運算視為雲端的延伸;但受惠於訓練模型優化、減少功耗和運算需求,不只將推論移至邊緣,有些數據分析也在邊緣做。若將所有資料都送到雲端處理會有隱私顧慮,且頻寬消耗大、延遲明顯,不切實際,所以許多 AI 正走向邊緣運算。至於數據處理的層級則取決於在雲連續體中的位置,例如,可在中間加設高性能、低功耗引擎的邊緣端伺服器作為 AI 加速器,讓邊緣採集而來的即時數據就地訓練,並可借助稀疏性處理、降低準確度或壓縮以減少佔用空間。

「邊緣也肩負更深入的分析以實現即時決策,這對自駕車、安控尤其重要,預期很快將有兩成資料會移至邊緣處理,到了 2030 年將有八成都將在邊緣處理」,陳立武說。Cadence 觀察到:參與數據循環所有階段並推動創新需要已成時下潮流——面向運算技術、記憶體、儲存和網路,且越來越多開始轉向軟體定義儲存、網路,甚至反向定義硬體。此外,超大規模運算也在推動設計極限與最先進的製程節點技術,且客製化晶片重點皆在於提供差異化及最佳用戶體驗,故須依工作負載部署特定領域的運算。

電子設計週期典範左移,「小晶片」訊號完整性挑戰大
再者,HBM2E、PCIe Gen6、CXL2.0 等最新 IP 協定也備受關注,同時需要輔以先進封裝及系統級模擬——為滿足用戶需求,不僅是晶片、還得在運算、網路和其他硬體進行系統級優化 (包括軟體)。陳立武提到,先進製程節點、異質封裝的長足進步,得以打破摩爾定律魔咒,也讓舊有設計週期典範轉移向左挪動,喻示:模擬的重要性勝過實體原型,EDA 範疇亦跟隨半導體研發比重增加,而 Cadence 智慧系統設計策略的定位精準將從中獲益——利用運算軟體專業知識以及 AI 和演算法優勢,將 EDA 和 IP 擴展到更廣闊的領域。

陳立武宣示,有鑑於摩爾定律正在放緩、電晶體成本上升、光罩模組價格昂貴和低良率,Cadence 試圖擺脫單一模式轉進模組化。Cadence 一直專注並大量投資創新,有 40% 營收用於研發以優化功耗、效能、面積 (PPA) 並快速完成生產交付,今年迄今已發佈六款新品,包括數位化全流程設計、驗證套裝、類比與混合訊號設計 (SPectre 模擬平台,其中,SPectre FX 旨在補齊記憶體仿真,特殊結構另有專用 FastSPICE)。旗下 Tensilica IP 在 PCIe、DDR、高速 SerDes 亦表現不俗,便於用戶客製化。其次,系統單晶片 (SoC) 優化的製程節點可依據功能選擇。

最後,陳立武肯定「小晶片」(Chiplet) 前景,但直言訊號完整性會是個挑戰——封裝在不同代工廠或節點中的每個晶粒都會附加變化,包括:系統級考量、規劃、熱學、機械學、多重採購等,所以完整解方很重要。先進封裝平台及印刷電路板 (PCB) 的設計須加以整合,以支援晶片設計、實現和系統分析。著眼於電磁學、熱電到運算流體動力學 (CFD) 的「多重物理平台」。Cadence 透過連番收購以完善端到端的模擬流程,一氣呵成前製處理、網格劃分 (mesh)、解算器、優化和後處理,在嵌入式安全系統和安全軟體空間已見成果。

智慧系統設計,電磁學、熱電、運算流體動力學不可少
現任總裁 Anirudh Devgan 透露,Cadence 與客戶合作已邁進 3nm、5nm,內部研發更深入 2nm 境地。他詳述,CFD 是系統仿真的一個巨大領域,有兩種方式:一是有限元素,可透過 Cadence 基於仿真固體的 Clarity 有限元電磁求解器實現,今年新發佈的 Clarity 3D Solver Cloud 雲端版本,不僅添加 3D 求解器供作 S 參數分析,還能借助雲端多達數千個的處理器核心模擬及安全接取,自由在雲端和地端之間來去,突破運算可用性障礙,特別適合用來模擬多個應用場景。二是考慮應用場景流體項目,「有效網格劃分」將關係到能解決多少變量。
 
照片人物:Cadence 總裁 Anirudh Devgan

「預測 COVID-19 可傳播多遠即是採用第二種方法,應用潛力十足」,Devgan 說。為抓住機遇,Cadence 分別收購 NUMECA 與 Pointwise 以發展通用求解器並強化網格劃分能力。Cadence 另有「Celsius 瞬態求解器」,是業內唯一的熱求解器;結合 CFD 技術能提供最準確的熱仿真,精度是關鍵。汽車電子是智慧系統設計的經典範例,分為三個領域:晶片、系統/軟體堆疊、數據/受歡迎的智慧功能。以 EDA 和 IP 為基石,其上是系統創新,尤重 3D-IC 及應用於仿真的運算軟體——系統模擬、嵌入式軟體、軟體啟動,最頂層是 AI 及相關的整個資料分析。

晶片、系統、智能,「多物理場系統分析」環環相扣
Cadence 客製IC 及PCB 事業部多物理場 (Multiphysics) 系統分析產品線副總裁Ben Gu 接棒闡述,新型汽車每輛約有 1,400個晶片用於控制動力、照明系統及安全駕駛等,是決定汽車性能優劣的基礎。為無縫整合 IC/SoC、系統、智能,Cadence 發動自主創新及策略併購,相繼收購多家射頻/毫米波 (RF/mmWave)、2.5D 封裝、PCB AR及 CFD 公司後,今年隨即推出「SignityX」。他接著介紹,Clarity 3D 求解器是 Cadence 首款真正意義的系統分析工具,靈活運算架構使執行效能和時間可互相抵換——每小時用千個 CPU 模擬或用一個 CPU 運行千個小時。
 
照片人物:Cadence 客製IC 及PCB 事業部多物理場 (Multiphysics) 系統分析產品線副總裁Ben Gu

Clarity 的標誌性意義在於:模擬成功與否不再受限於資源取得,工程師更便於做資源分配,且考慮到用戶端的資料中心可能沒有上千個 CPU支援,故另推雲端原生版本。不同於業界將資料上傳雲端服務商平台、運算再下載到終端的作法,Cadence 可透過桌面軟體和雲端運算資源緊密結合、無縫連接,讓使用者完全感覺不到其間差異 (Zero Disruption to Simulation Flow),完全安全、保密,CPU 按需提供且可即時控制模擬狀況。更重要的是,這些雲端運算資源無需額外付費 (已內含在 Clarity 3D Solver Cloud 軟體授權費中)。

求解已非電子工程瓶頸,源頭「網格劃分」才難!
Clarity 經過兩年市場歷練,Cadence 發現:求解已不再是工程瓶頸,網格劃分 (架構和設計) 才是難關。「一旦無法順利 mesh 出結果,再強的求解也無能為力」,Ben Gu 說。他解釋,傳統 mesh 方法會讓整個設計變大,需要更多記憶體、拉長執行時間、品質和可靠性亦變差,甚至無法處理;切割成多個小塊後 (個數可由求解器控制) 再移交給每個運算節點單獨處理、並行分工,光是初始網格 (Initial Mesh) 效能就可提升 30 倍,對於高頻寬記憶體 (HBM) 的矽中介層 (interposer) 受益最明顯。這也是 Cadence 再推 X-Mesh 的動機。

與 Clarity 同年 (2019) 問市的還有電熱混仿工具 Celsius Thermal Solve,可洞悉 PCB、封裝、晶片等細部資料——穩態、瞬態、電熱混仿,同樣可與 Cadence 其他產品緊密連結,將結果回饋至任一設計平台,包括 Finite Element Structural Analysis (FEA) or CFD。Ben Gu 重申:雖然 EDA 每年仍有 9~12% 的穩健成長,但自從 2019 年制訂「智能系統設計策略」後,就將「系統創新」作為下個重點發展領域,從 EDA「自我轉型」成 SDA (System Design Automation),期將整個市場容量從百億美元擴增至三倍!

利用「晶片堆疊」克服 PPA 和成本障礙
Cadence 資深副總裁暨數位與簽核事業群總經理滕晉慶分享,摩爾定律放緩、先進製程的複雜性不斷上升,用戶已開始探索利用晶片堆疊技術克服 PPA 和成本障礙,關鍵核心項目之一是 3D-IC,設計複雜性相當高,將 IC 設計挑戰推展到新的維度、進入系統設計範疇,除了系統規劃和實現還有系統級分析,包括:熱應力、電源完整性之間的多晶片時序和物理驗證。Cadence 全新「Integrity 3D-IC」平台可暢通高容量 3D-IC 規劃、實現、分析、簽核之路,是業界首個集成 SoC 級的解決方案,實現協同設計。
 
照片人物:Cadence 資深副總裁暨數位與簽核事業群總經理滕晉慶

更吸睛的是新問市、擁有大規模雲端分散式運算能力的「CEREBRUS 智慧晶片探索者」,可在分佈式運算架構上自動運行逾八種不同的流程優化方案、迅速運算並收斂,同時優化設計流程中的多個步驟,克服 7nm 以下製程挑戰,協助開發、優化現有 RTL 到 GDS 的數位設計流程及佈局規劃:容易配置,為任何用戶定義的代碼進行優化,進而為不同的電源網格配置定義設計流程優化方案,例如,不同線寬、層間距及過孔類型,實現「設計技術協同優化」(DTCO),已獲瑞薩 (Renesas) 晶片設計和三星 (Samsung) 晶圓廠肯定。

嵌入式軟體堆疊複雜,啟用除錯加速 PPA 收斂
Cadence 資深副總裁兼系統驗證事業部總經理 Paul Cunningham 表示,SoC 嵌入式軟體堆疊越來越複雜——如:韌體、設備驅動程式、操作系統 (OS) 等,將軟體設計和驗證時程左移到晶片投片之前、甚至 RTL 之前,設計工具有必要互相支援、融會貫通,減少無謂的重覆工程。Cadence 日前新推 Helium Virtual and Hybrid Studio 平台便是為了填補此一需求缺口而生,包括:Palladium Z2 仿真、Protium X2 原型設計、Xcelium 模擬、JasperGold 形式驗證和 vManager 驗證管理平台,可加速複雜系統的虛擬和混合原型創建。
 
照片人物:Cadence 資深副總裁兼系統驗證事業部總經理 Paul Cunningham

Palladium Z1 及虛擬平台 Green Hills 的 Multi IDE 可支援啟用嵌入式軟體除錯,加速 PPA 收斂速度。為貫徹數位全流程理念,結合使用客製處理器的 Palladium Z1 硬體模擬平台 (調試、編譯、晶片設計驗證) 以及基於 FPGA 的 Protium X1 原型開發平台,可為軟體啟動提供最快的性能。被 Cadence 稱作「仿真技術領域之開創型技術」的第二代產品「Dynamic DUO」,讓 Palladium Z2 與 Protium X2 能用同一個前端一起工作因容量翻倍,性能可再提高 1.5 倍,已獲超微 (AMD) 與輝達 (NVIDIA) 採用。

軟體開發同步並行 RTL,虛擬原型vs.真實設計隨時「熱切換」
特別一提,Cadence Helium Virtual C++ 模型允許軟體開發與 RTL 設計並行運行,速度比 RTL 模型快上千百倍,使硬體/軟體整合和調試比使用 RTL 模型更加高效。隨著 RTL 的穩定 (先 IP、後在 SoC),Helium Virtual 模型還可與 RTL 模型混合做混合仿真,使較慢的 RTL 能在 SoC 級別相互獨立測試,進一步提高軟硬體協同驗證的生產力。Helium可與 Cadence 所有的工具無縫整合混合仿真,例如:Xcellium 邏輯仿真、Palladium 硬體仿真加速平台和 Protium 原型驗證平台。Helium 亦提供一致性的嵌入式軟體調試體驗,無論底層模型是虛擬或 RTL。

混合仿真可跨越 Cadence 所有的工具引擎,仿真過程支援從虛擬原型「熱切換」到真實 RTL 設計,允許 RTL 模型僅在需要它們的仿真部分期間使用。事實上,Cadence 所有工具引擎都支援這種熱切換。進展到系統領域,就不能不提「Allegro 封裝暨 PCB 平台」。先進製程需要結合晶片、封裝和電路板,顧及封裝日益重要且 PCB 層數逐步增加而從頭設計的全新工具 Allegro X,因為處理器大升級加上 GPU 加速,可將資料處理量提升十倍且可視。與此同時,還融合所有不同用例,使用 Innovus 或 Virtuoso 時,IC 原理圖和佈局、分析都可整合成一體。

統整 Allegro X 有三大優勢:1.為 PCB、模組或封裝等不同層面工具提供統一的駕駛艙,將整個設計流程捕獲到同一環境中;2.基於 ML 的放置和佈線更加自動化,包括原本多為手動操作的 PCB 和封裝,生產力提升四倍;3.管理爆炸式成長的資料,內置資料平台 Allegro Pulse 可在雲端或地端處理系統、電子系統設計所需的所有資料,還可與企業 PLM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 系統整合,掌控整個設計流程。半導體&電子工程正開啟另一波的超級循環,設計思維又怎可不與時俱進?片面設立斷點、各自為政已行不通,「全流程」視野才是王道!
 
(參閱本刊《Cadence「iSpatial」數位流程牽線,IC PPA 激升》一文http://www.compotechasia.com/a/tactic/2020/0514/44719.html)
 
 
 
 

電子郵件:look@compotechasia.com

聯繫電話:886-2-27201789       分機請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