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物聯網與智慧製造議題如浪潮席捲產業,很多企業對智慧製造能帶來的效益心動不已,卻不知道應該如何著手進行,您也是其中一份子嗎?
依新政府擘劃五大創新產業,「智慧機械」產業涵蓋雲端、大數據、物聯網、智慧機器人等智慧技術應用重點項目,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預估,2020年台灣智慧機械產業產值會從2016年9,361億元攀升至1.1兆元、2025年更將機會達1.32兆元!
為協助企業深化了解智慧製造的價值,並藉由分享實際成功案例激盪出創新營運概念,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指導下,由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創研所)與台灣物聯網協會(TIOTA)合作,將為台灣製造業中默默耕耘的隱形冠軍們,於10月份舉行北、中、南一系列智慧製造創新營運模式菁英講壇,盼能連結台灣在產業能量,引導企業挖掘出創新營運模式,進而開發出獨具一格的創新應用及服務,首場活動於今(12)日假台北資策會起跑,誠摯邀請關心相同議題的您一起來探討創新營運模式的關鍵密技。
工業局4.0推動辦公室何偉光副主任表示,很多企業對於智慧製造的定義可能理解為只是工廠內的自動化,然而技術和製造不再是重點,應該跳脫以前只是賣產品的思維,更重要的是隨產品而帶給消費者的服務體驗,並思考如何與垂直價值鏈或跨界、跨領域夥伴合作,進而發展出創新的營運模式。台灣物聯網協會梁賓先理事長也同步指出,企業常對智慧製造能帶來的效益嚮往不已,但卻常常不知道如何開始進行,或是找不到適合的合作夥伴,一起跨界共創創信的解決方案,藉由本次一系列的菁英講壇,恰好可分享產業先進們的成功導入實績,可以幫助企業從策略規劃面著手,思考未來營運的走向。
IBM雲端運算事業部雲端策略顧問 張瑞源顧問於專題演講『工業4.0智慧製造v.s數位革命業務轉型』中提到,跨供應鏈的企業互連,以提高供應鏈鈄明度與協同管理,產品生命週期數位化管理,才能快速回應市場需求。大同科技的楊勝帆處長在專題演講『智慧製造帶領展業發展新趨勢』中也提及,振興與強化製造業競爭力已然成為國家級的政策,並以美國為例,具體指出製造業為國家發展的根本。
圖說:為協助企業深化了解智慧製造的價值,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指導下,資策會創研所與台灣物聯網協會(TIOTA)合作,今(12)日起舉辦智慧製造創新營運模式菁英講壇,特別邀請經濟部工業局4.0推動辦公室何偉光副主任(右)與IBM雲端運算事業部雲端策略顧問張瑞源顧問(左)於會後合影。
圖說:今(12)日資策會舉辦智慧製造創新營運模式菁英講壇,圖為大同科技楊勝帆處長發表專題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