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人物: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李建勳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表示,B4G、5G、Wi-Fi、藍牙技術標準演進為行動通訊產業帶來新變革,也透過跨產業的融合,持續帶動新興智慧應用與產品發展,例如穿/腕戴式裝置、無人商店、AR/VR、機器人等,為產業注入新動能。展望2018年,行動通訊產業有九大發展趨勢。
趨勢一:2019年5G啟動商用,關聯產業蓄勢待發
歐盟、亞洲與中亞主要國家已陸續進行5G頻譜資源規劃,6GHz以下頻譜多瞄準3.4GHz-3.8GHz頻段進行分配,6GHz以上除了日、韓、美以28GHz為優先部署頻段,中國與歐盟各國以26GHz為主。預計2018年6GHz以下頻譜將會有第一波拍賣授權活動,將有利於產業進行5G網路商用準備與部署。3GPP將提前於2017年12月完成5G NR NSA(4G核網+5G接取網)標準,可望降低營運商初期龐大的投入成本與風險,也促使5G大規模驗證和商用部署得以提前於2019年開始。預計同時期將完成5G eV2x研究,2018年中與R15一同發佈。隨著標準發展進程的加速,2018年5G+智慧交通/無人車、AR/VR與超高畫質影音串流等新興服務成果也將逐步展現,為關聯產業創造新一波龐大商機。
趨勢二:為實現Gigabit等級LTE下載速率舖路
3GPP在 2016年6月通過Release 13後,其中載波聚合、頻譜共享等技術的成熟與供應鏈完備,使得Gigabit等級LTE下載速率逐漸得以實現。載波聚合發展也由3個CA邁向4個CA。中國移動聯合了高通(Qualcomm),利用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835的三星Galaxy S8/S8+,實現峰值超過700Mbps、平均速度680Mbps的下行速度。Qualcomm Snapdragon 835是採用256-QAM高階調製、2個4×4 MIMO+2個2×2 MIMO技術、4個20MHz實現了1Gbps下行速度。除此,LAA、LWA開始進入商業化。Vodafone土耳其利用5GHz的40MHz非授權頻譜和2.6GHz的15MHz授權頻譜進行三載波聚合,實現370Mbps的峰值下載速率,為首個基於R13標準的LAA商用網路。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完成LTE-U設備認證,T-Mobile利用5 GHz頻譜的前20 MHz在貝爾維尤、布魯克林、迪爾本、拉斯維加斯、理查森、西米谷等地推出LTE-U商業服務,中華電信也開始利用LWA提供用戶LWA 4G+Wi-Fi飆網服務。
趨勢三: Wi-Fi/藍牙推出新標準強化智慧場域應用
在晶片業者力推新平台下,新創業者、物聯網及傳統路由器業者主打Whole Home Wi-Fi,推出以具備路由能力的多台Wi-Fi裝置組成Mesh網路,強調大覆蓋率、高速、更好的parental control、方便的安裝設定及管理,解決即使是高階路由器仍無法改善的家庭聯網訊號死角問題,為後續智慧家庭服務推動做準備。藍牙技術聯盟則於2016年發布藍牙5.0,改善傳輸距離、速度及傳輸量等性能,以搶攻物聯網商機為目標,2017年7月更將Mesh技術納入,由點對點傳輸技術邁入多點對多點傳輸,強化藍牙組網功能,拓展藍牙技術在物聯網應用的多元性。
趨勢四:可望取代觸控的破壞式創新使用者介面
資策會MIC預估,2022年腦機介面市場規模保守預估將可達14億美元,2017~2022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12.5%。目前腦機介面主要應用為醫療、遊戲與設備控制、精神訓練等;產品設計方面,Emotiv及NeuroSky的產品雖具美感,但消費者不會配戴額外頭戴裝置。而BRAINNO將腦波、心率感測器整合於耳機的設計,符合消費者習慣,可望帶動銷售成長。現在腦機介面受限於對腦波的解讀有限,無法實現細緻應用,而Facebook與Elon Musk的Neuralink想要改變腦機互動模式,因而相繼投入創新技術研發,Facebook目標是將腦波打字速度由目前的每分鐘7.8字提升至100字以革新社交應用;Neuralink則致力於解決植入問題與頻寬挑戰,開發更能提升大腦認知能力與腦際直接溝通的腦機介面。
趨勢五:用科技節省人力成本、提升生產力,線下銷售大數據分析
資策會MIC針對無人零售店提出三大發展趨勢:(1)「自動販賣機店」:店內放置多款各式自動販賣機,提供客戶24小時不打烊的自助付款與取貨服務(Pay & Take)。目前更有業者發展機器廚房,可現作餐飲,服務夜貓族需求。(2)「無人收銀機店」:將店內所有商品貼附電子標籤(RFID Tag),讓客戶選購商品後,透過自動收銀櫃檯或特製通道一次讀取所有採購品項,快速產生消費明細與完成付款動作(Take & Pay)。(3)「無收銀機店」:標榜採用先進人工智慧技術,如機器視覺、感測融合、生物辨識、深度學習等,讓客戶自由在店內拿取或放回商品,並自動更新「虛擬購物車」,且最大特色是免排隊、免結帳,讓客戶直接拿了就走(Take & Go),出店自動完成付款動作。
趨勢六:運動健身、醫療照護、生活時尚與軍事防護引爆智慧衣高成長
根據資策會MIC預估,2021年全球智慧衣出貨量將從2016年110萬件成長至1,900萬件,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7%,超越所有穿戴式裝置,其中在運動健身與醫療照護領域的應用,更是帶動市場成長的主要動能。運動健身方面,不需額外配戴,且能精確量測生理資訊的智慧衣將成為新寵兒,再搭配數據分析來強化運動表現與預防運動傷害,讓對生理量測具明確需求、且願意負擔高價的商業用戶(例如職業聯賽、球隊、健身中心等)皆開始導入。醫療照護方面,智慧衣舒適貼身且可以24小時不限地點連續監測生理資訊的特性,讓使用者可以擺脫繁重的監測儀器與電線纏繞,另外搭配數據分析來偵測疾病,且可以預防傷害發生,目前許多醫療院所與照護機構皆開始導入。另外,更多採用者是高風險行業,例如營建、採礦、鑽油、化工等,藉此來減少工作傷害與工安意外的發生。
趨勢七:工業機器人強調易操作、客製化、人機同場之訴求
工業機器人發展趨勢主要有三大方向:(1)多樣化操作介面,簡易操控降低控制門檻:過去操縱機器人必須仰賴程式撰寫,近年來開始有手拉教導或是控制盒等,因此工業型機器人走出工廠,逐漸導入無工程師的場域,例如服務業。有鑑於龐大消費市場,預期未來工業型機器人除了走進服務業,也將走入家庭;因此多樣化的簡易控制,為的是降低操作門檻,例如穿戴裝置、手持裝置、體感裝置、眼球追蹤、搖桿等,提供用戶更直覺、簡易的控制。(2)強調模組化,以滿足用戶少量多樣需求:機器人設計走向模式化方式,依據產線需求提供客製化、精準規格產品,可依需求改變其型態、軸數、軸長等,此外,簡易置換故障零組件,提高設備可用性,可大幅降低維修成本。國際大廠如Universal Robots、Rethink robotics、Comau、igus等產品都朝向模組化設計。(3)套件加持,提昇人機協作能力:加持傳統型機器人,透過壓力偵測、軟體監測等,使其有協作機器人的安全特性,可用於人機同場合作,以增加其生產靈活度。國際大廠Comau、Festo;新創公司AirSkin、BioFLEX Robotics都有開發此類產品。
趨勢八: AR擘劃新「視」界,再造虛實互動新商機
市場需求層面,娛樂、工業、醫療應用領域將首先發酵,如Pokemon Go創造超過10億美元商機、Samsung導入AR提升物流倉儲揀貨效率;大廠動態面,關鍵業者積極布局產業生態系,積極卡位AR產業主導地位,如Apple釋出AR開發平台ARKit、Microsoft開發第二代AR晶片、Google眼鏡2.0重新出貨主攻企業應用市場;新創部分,如VUZIX、Solos、ODG則是聚焦垂直應用解決方案,如工業、運動等。在技術發展層面,AR進一步發展需整合感測裝置(Sensor)、雲端(Cloud)、人工智慧(AI)推動加值應用服務,如智慧工廠解決方案、更精確視覺辨識以及具自然語音互動模式。
趨勢九:支付、時尚與通訊打造智慧腕帶新契機
根據資策會MIC預估,2019年腕帶式裝置將達1.7億台,較2017年約成長6,000萬台,其中智慧手錶為市場成長主力,三大成長驅動因素包括(1)各國家地區逐漸支援Apple Pay或Samsung Pay功能於智慧手錶上,增強消費者使用腕帶支付的意願。此外,諸如VISA與中國銀聯皆已支援,如三星、華為與Ticwatch等附有NFC功能的高階智慧手錶。(2)腕帶式裝置成為時尚搭配,時尚與鐘錶業者藉由實體通路與設計優勢,2017年成長率遠高於科技大廠,智慧手錶市占率從去年的5%成長至2017年約10%。(3)大廠陸續推動獨立通訊功能,GSMA於2016年底發布新eSIM 規範,推動腕帶業者與電信業者陸續布局智慧手錶的獨立通訊功能。預期腕帶式裝置將結合支付、時尚及通訊等應用情境在未來市場觸發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