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主頁 > 策略&營運 >
 

ADI:與台灣智慧建築共同成長

本文作者:馬蘭娟       點擊: 2022-07-31 21:48
前言:
 
照片人物: ADI總監詹耀榮、台灣建築中心部門經理林穎立、ADI經理陳曜桎(右)

   在節能減碳的“重壓”之下,越來越多的建築透物過部署大量IoT設備,對建築物的能耗進行精確控制,比如透過AI機器視覺技術識別家中、辦公區域是否有人,是否需要開啟或關閉部分照明、空調設施,可以提前預約某些設備的啟用等等。透過攝像頭及其他一些感測器設備,實現雲端監控,保護建築區域的安全。建築物的智慧能力不斷被強化,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借助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術,未來的建築已經將“智慧”寫入“基因”,從誕生之初就已經在規劃構建完整強大的智慧建築。

    BIM是建築學、工程學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BIM的核心是通過建立虛擬的建築工程三維模型,利用數位元化技術,為模型提供完整的、與實際情況一致的建築工程資訊庫。BIM結合AI、IoT、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於建築工程全生命週期中,提高工程、居住及維運管理品質、效率及降低成本已是不可逆的趨勢。AIoT設備成為構成BIM系統的神經元,負責搜集資料,根據需求調節每一個位置的即時參數。ADI銷售經理陳曜桎表示BIM模型須具備數位元化、立體化、元件化及參數化能有效被產業應用於整合(Integrate)、分析(Analyze)及視覺化(Visualize)。智慧建築需要融合來自各個層面眾多感測器的洞察力並能實時啟動。

    台灣建築中心(TABC)董事長周光宙表示,2050年淨零目標智慧建築將是節能關鍵。政府將以法規引導產業走向智慧建築,台灣建築計畫採取先新後舊的方式,從新建築開始,透過補助和用電控制逐步推動智慧建築發展,同時推進和鼓勵相關專案的研發創新。台灣建築中心部門經理林穎立表示,目前有許多公有建築和大型企業已導入BIM,隨著數字經濟的驅動及永續經營ESG概念,一些新建專案中,很多在專案之初就開始從整體考慮建築的智慧模型。

“智慧”將貫穿建築的整個生命週期,也是未來建築業的發展趨勢。

    ADI亞洲區經銷商策略總監詹耀榮指出:舒適、安全和效率是智慧建築的三個要點。比如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Edge酒店,透過部署的數千個感測器,對酒店內各區域動態調節溫度,不僅大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還讓客人住起來更加舒適。在建築物電梯的安全管理方面,透過CBM狀態檢測,可以提前預知電梯故障發生,最大限度提升安全性。

ADI有一系列樓宇控制器和網絡數據轉換技術解決方案,包括以高精度和低功耗測量許多微小信號的多通道 Sigma-Delta 轉換器,以及用於高速測量的高速 SAR 轉換器。可在智慧建築中提升報警系統的效率並降低誤報率。

     例如,ADI Eagle Eye人數統計技術為建築物的佔用監控提供了完整的端到端、基於邊緣的硬體和軟件解決方案。借助專有演算法和先進的 Blackfin® 處理器,用戶可以輕鬆地改進現有解決方案,提高其空間的效率,同時保持安全和隱私。從會議室到自助餐廳,從大廳到開放式辦公桌人數統計,ADI EagleEye 可以解決工作空間需求並最大限度地提高員工的幸福感和生產力。

    在美國,60%de 火災相關死亡發生在沒有煙霧探測器的房產中。煙霧探測器可以挽救生命,但前提是它們使用得當。在配備煙霧探測器的物業中,近四分之一 (23%) 的死亡發生在煙霧探測器不工作或因頻繁誤報而被禁用的情況下。

    在與台灣建築中心交流中,陳曜桎表示,深感智慧建築的需求和影響正在加速,亦注意到用戶和維修人員同樣關注ADI的相關解決方案,這使得ADI在為製造商提供解決方案的同時,將市場觸角進一步延伸。期待未來ADI 技術能加力參與台灣智慧建築發展。
 

電子郵件:look@compotechasia.com

聯繫電話:886-2-27201789       分機請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