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鬧鈴響起後、您起床之前,您拿起床頭櫃上的智慧手機,並召喚載您去上班的座駕。
早高峰時,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會為無人駕駛計程車指引道路,一輛停放在幾公里外充電站的電動汽車靜靜地沿著無縫路線駛向您家。
到您家門口後,車輛會呼叫您的手機,並在側窗上顯示您的姓名與目的地,以此確認您就是這輛車的乘客。通過調取您前一次的駕乘經歷,它可以記起您的一些喜好,例如溫度範圍、座椅位置、內部光線和音樂類型,並調好這些參數,送您上班。
您沒有這輛車的所有權。像城市的共用單車或電動踏板車共用系統一樣,它是租來的,但它同樣搭載了精密的人工智慧系統。
對駕駛員而言,曾看似科幻小說的一幕,正逐漸變為現實——搭載了先進感測器、處理器、微控制器的DLP®技術和其他創新產品已在今年的CES展上亮相。
瞭解我們如何加快駕駛技術的未來發展。
德州儀器汽車系統事業部負責人Heinz-Peter Beckemeyer表示:“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日趨接近實現駕駛員變成乘客的目標,所以駕駛體驗變得越來越個性化、自動化、便捷化。此外,感知周圍環境、與車輛系統通信並下達操作指令的電子元件是車輛的核心元件,而它們通常不會受駕駛員干擾。”
雖然無人駕駛計程車還有點遙不可及,但下文列舉了五種正在發生或不久將要發生的駕乘體驗的變化:
個性化再上新高度
隨著數位化駕駛艙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顯示幕將出現在儀錶盤上,抬頭顯示器會在擋風玻璃上映射資訊,車上的顯示器將迎合您的視線。將頭向右轉,右側螢幕上就會顯示導航地圖。將頭向左轉,地圖就會移動到左側螢幕上。
搭載更加個性化的駕駛員監控系統,即可監測健康指標,如心率和血糖級別,從而完成一次快速便捷的體檢。增強連通性可實現車內遠端就醫:告別從一天時間中專門擠出一小時上門就醫的體驗,您可以在通勤時聯繫診所,同時使用5G網路發送重要的體征資訊。
告別按鈕操作
無需再為更換電臺而尋找按鈕。借助TI毫米波雷達技術,通過直觀的手勢即可控制車輛。揮揮手就能打開車燈,甚至能給窗戶上色。未來,利用一組控制手勢和一些重要的可配置觸覺功能,就可以提高車輛的易用性。
Heinz-Peter表示:“一項已經用慣的手勢應用就是‘腳踢開啟’功能,通過感測器,您無需觸碰車輛即可打開後備箱。如果駕駛員攜帶著鑰匙,只需在後備箱下擺動一隻腳即可打開後備箱,當您手裡提著購物袋時,這樣打開就顯得十分方便了。”
提升前方物體可見度
不該有盲點。小型數碼相機可替換車鏡向儀錶盤上的螢幕投放高解析度視頻,雨雪均不會影響其性能。
高度敏感的相機與雷達和LIDAR協同工作,可為您提供廣闊的周圍環境視野,感知車輛前後方物體的速度和形狀,並通過增強現實的方式顯示在您的螢幕或抬頭顯示器上,向您發出警報。
自我調整功能提高了駕乘的智慧化程度
攝像頭不僅可以讓我們駕駛更智慧,也能讓我們的乘坐更智慧。例如,若攝像頭發現前方路面有坑,車輛會調整其懸浮系統,避免乘客有顛簸感。雖然這項技術目前只搭載在特定車輛上,但攝像頭可幫助未來在更多的車上搭載這項創新技術。
許多車輛可以開始使用自我調整遠光燈,這種燈光對迎面而來的車輛駕駛員不刺眼,且能智慧地對周圍環境做出反應。
Heinz-Peter表示:“未來的車輛還能在路上投射字母和符號,例如為行人投放警告信號,並且DLP技術能讓駕駛員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更輕鬆地駕駛。在當前的遠光燈系統條件下,光線反射在大雪上時,會在駕駛員視野中形成一道白牆。未來,自我調整遠光燈可通過調節來提高駕駛員在路上的視力範圍。”
增強連通性可説明汽車與周圍的一切對話
借助5G技術連接至雲端後,車輛將可以與其他車輛、智慧電網和物聯網的海量連線物件相互通信。當您離開雜貨店時,借助與您的智慧家庭設備相連的語音辨識技術,只需您發出一條聲音指令,就能在您駕車回家的途中預熱微波爐。停車入庫後,車輛可保持連接,自動下載更新。
互聯汽車可以與其他車輛大幅增強通信,提升駕駛性能。如因遇見一顆倒下的樹而緊急停車,那麼車輛會將這一資訊傳遞給其後一英里範圍內的其它車輛。或者,一個區域內的多輛汽車可以相互傳遞交通狀況或是惡劣的天氣條件,以便它們重新規劃駕駛路線。或者,嵌入感測器的燈杆可以監測和提醒駕駛員有新的空閒停車位,或橋樑即將開放通行。
Heinz-Peter說:“我們現在搭載到車輛上的電子設備和功能,正在推動我們邁入一個令人振奮的未來汽車世界。”
瞭解更多關於我們的專家對智慧駕駛技術表達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