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7日--隨著年末的購物季告一段落,台灣各大電商也陸續公布年度的銷售趨勢與洞察。根據網家指出,在去年雙11、雙12加持下,旗下電商PChome 24h 購物第四季營收達132.33億元,寫下去年單季高點;momo網路購物12月份營運也相當亮眼,年增達21.2%刷新歷史同期新高,可見購物季為電商帶來了營收的里程碑。
在大洋彼岸,Adobe亦透過涵蓋美國零售網站超過1萬億次的訪問量、1億個SKU(庫存量單位)和18個產品類別資料,對消費者的線上交易行為進行分析並發布洞察報告,為跨境電商提供了海外消費資料參考。Adobe Analytics是Adobe Experience Cloud的一部分,且超過85%的美國前100名網路零售商正透過由Adobe Experience Cloud提供、測量和個人化線上購物體驗。
根據Adobe Analytics資料顯示,2022年末購物季期間,美國消費者在網上的消費總量為2,117億美元,相比去年增長3.5%,創下了電商消費新紀錄。而黑五購物節,則推動了353億美元的線上支出,相比去年成長了4%,消費者在整個購物季都陷入購買熱潮:2022的銷售季有38天的日支出超過30億美元,與去年持平。相比之下,2020年購物季只有25天超過30億美元。
此外,Adobe觀察在假期中的購物季則是以玩具的購買需求最高。與2022年10月的前相比,2022線上銷售額在年末成長了206%,尤其在影音遊戲(增長115%)和服裝/配件(增長94%)上。其它需求強勁的類別包括手錶(增長108%)、嬰兒玩具(增長101%)、禮品(增長98%)、化妝品(增長90%)、戶外烤架(增長86%)、音箱(增長76%)和智慧居家產品(增長67%)。
大幅度的折扣吸引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在主要的電子商務類別中,Adobe 發現2022年末購物假期的折扣力度創下了歷史新高。消費者發現,玩具的折扣達到了上市價格的34%(2021年為19%),電子產品折扣達到25%(8%)。其他類別也有著較高的折扣力度,包括電腦20%(10%),服裝19%(13%),電視17%(11%),電器16%(4%),體育用品10%(6%),以及傢俱8%(2%)。
為了應對食品、汽油和房租的價格逐漸上漲,假期折扣足以維持消費者整個消費季的可支配支出,Adobe Digital Insights首席分析師ivek Pandya表示,「誘人折扣吸引消費者購物,提高產品銷量的同時也能幫助一些面臨供應過剩問題的零售商減輕負擔,尤其是在服裝、電子產品和玩具等品項。」
觀察台灣整體的消費趨勢,通膨讓消費者抱持更謹慎的態度,會多方比較價格與折扣以達到最好的優惠,這也讓「電子票券」商機崛起,不但在PChome 24h購物以超過70%的年增率奪下年度熱銷品類第一名,蝦皮購物也統計2022年度電子票券訂單量累積超過2千萬張。
Adobe其他分析洞察
1、手機購物
在年末購物季中,47%的線上消費是透過智慧手機實現的(高於2021年的43%),而聖誕節則(12月25日)創造了新的行動支付記錄,推動了大部分的線上銷售,占61%(高於58%)。多年來,零售商一直在努力推動手機購物,而行動購物消費資料的強勁成長,也顯示了零售商為改善體驗而進行的投資逐漸得到了回報。
2、先買後付
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下,消費者已經探索出管理預算的新方法。在2022年末的調查中,先買後付(BNPL)的訂單與2021年相比增加了4%。然而,收入卻減少了2%,這表明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使用BNPL進行小額消費。
3、路邊取貨
根據Adobe Analytics 顯示21%的線上訂單採用了路邊取貨的方式(若零售商提供這種服務),而在臨近節日的時候,Adobe發現路邊取貨線上上訂單中更是達到了42%的高峰。這種方式為實體零售商提供了推動實體店創造價值的新方法。
4、行銷投資的影響
在主要行銷管道中,付費搜尋廣告仍然是零售商在這個假期的最大銷售推動力(29%)。其餘行銷管道則是透過網路平台(19%)、自然搜尋(17%)、聯盟/合作夥伴(16%)和電子郵件(15%)。在2022年末的購物季中,社交媒體這一管道僅占總銷額的3%,但在市場份額相比去年則成長了24%。
通貨膨脹的影響
2022年末購物季,消費者的淨新增需求推動了線上消費強勁支出。透過追蹤18個類別的電商價格,Adobe數位價格指數( Digital Price Index , DPI)報告顯示,自2022年9月以來,線上價格一直在同比下降。如若將網上的通貨膨脹計算在內,潛在的消費者需求仍會持續增長。
關於 Adobe
© 2023 Adobe. All rights reserved. Adobe and the Adobe logo are either registered trademark s or trademark s of Adob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or other countries. All other trademark s are the proper t y of their respec tive owners.